超越聊天机器人:手机制造商希望让 AI 成为您的“第二大脑”
快速阅读: 据《CNET 公司》称,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手机使用方式。科技公司致力于将AI融入手机核心交互,如德意志电信与Perplexity合作开发AI手机,高通推动AI为用户界面。Nothing通过Essential Space探索AI新交互模式,力求更易用和吸引人。未来,手机可能以AI为核心界面,改变用户习惯。
你留意到人工智能正悄然渗入我们的生活了吗?当生成式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手机上时,它多是以独立应用或单一功能的形式呈现,例如谷歌推出的“Circle转搜索”工具。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及新设备年度更新的需求,我们发现它已深入融合进我们的手机之中。看看苹果的“智能”或谷歌的“双子座”就能明白这一点。
或许你会好奇,这对你下一阶段的手机以及与它的互动方式意味着什么?长久以来,科技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勾勒出这样一个愿景:我们的手机将成为通过人工智能与设备交互的主要入口。而这一愿景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助手,这是一种高度进化的聊天机器人,能够跨越所有应用程序工作。应用程序本身逐渐退居幕后,而过去常被视作新奇事物的人工智能如今却成为了舞台中央的主角。
去年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MWC)上,我首次见识到了这个构想如何实现。德国电信公司德意志电信携手硅谷初创公司Brain.AI展示了一款概念设备,该设备可根据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和目的实时生成独特的手机界面。它从手机的应用程序中提取关键信息,使用户无需切换或进入应用即可直接使用这些数据。
上周在MWC 2025上,我看到了更多证据表明科技公司希望人工智能成为我们与手机互动的主要方式。德意志电信再度亮相,此次宣布与OpenAI竞争对手Perplexity合作,计划于今年推出一款AI手机。在早期原型机的演示中,我特别注意到这款手机在原主页按钮位置设置了一个专用实体按键,可以从锁屏直接启动Perplexity,将人工智能助手推向前台。
代理型人工智能界面的最大支持者之一是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该公司确保所有顶级安卓手机制造商具备运行设备上人工智能所需的计算能力。高通公司的愿景是“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用户界面”,其营销总监伊格纳西奥·孔特雷拉斯告诉我:“它将成为我们与设备交互的用户界面。”我已经看到了这种可能性的证据,但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你、我或者任何计划在未来几年更换手机的人都真的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吗?
如果有一家科技公司能够说服你接受人工智能属于你的手机,那很可能就是英国智能手机制造商Nothing。讽刺的是,这是少数几家在其营销中完全不提“人工智能”的手机公司之一。在今年的MWC上,该公司推出了Nothing 3A和3A Pro。这两款手机既有趣又炫酷,且价格实惠,但真正吸引我的是Nothing的软件升级。
Nothing引入了一个名为“Essential Space”的概念,你可以在这里发送邀请函、截图、语音笔记等任何你想追踪的重要或有趣的内容。更妙的是,它可以通过一个专用实体按键轻松操作,使体验流畅自然。它充当了手机中的集中化、个性化的门户,在这里你可以以一种超越标准聊天机器人范式的有用方式与人工智能互动,并将你所有零散的想法和计划整合在一起。
“我们看待Essential Space的方式几乎像是第二个大脑或日记本,”Nothing联合创始人之一阿基斯·埃万杰利迪斯说道,“我们想创建一个单一的中心枢纽,你可以在这里放下所有的想法和灵感,希望能帮助组织并赋予它们意义。”
目前,该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功能有限,但目标是在未来逐步引入更多人工智能功能和集成,所有这些功能都有明确的实际用途。“我们希望逐步引导人们适应这种体验,而不是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埃万杰利迪斯说,“第一步是普及相关知识。”
在这里,Nothing展示了自己对说服像我和你这样的人通过人工智能与手机互动这一关键挑战的理解和准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为了这种行为的转变成功,孔特雷拉斯说,通过人工智能访问手机必须比当前界面更容易、更有吸引力才行。他将其与点击式鼠标或触摸屏的引入进行了比较。不仅如此,他还补充说,它需要以一种吸引人且人性化的方式呈现。“设计美学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种体验,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界面的采用至关重要。”
再一次,始终以强大的设计理念为核心的Nothing在这里取得了成功。凭借其类似瓷砖的界面,Essential Space是迄今为止将人工智能整合到手机中最引人注目的尝试之一。目前,它还只是旁观者,但我很好奇它是否最终会成为Nothing手机的事实上的界面,每次解锁设备时你首先看到的东西。
“是的,最终会是这样,”埃万杰利迪斯说。他补充道,当你打开手机时,你需要的一切都应该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可访问,而不是需要50种不同的输入。这是一个有力的理由,支持在手机上突出人工智能,并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实现这一点。随着人工智能对我们设备的影响继续扩大,希望更多的手机制造商也能有这样的想法。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