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伊伙伴关系中,贸易胜过防务
快速阅读: 据《GIS 报告》最新报道,**总结**
2024年7月,伊朗石油部长贾瓦德·欧吉称伊朗拟通过里海管道接收俄天然气,但因可行性存疑,陆上路线更可能。受制裁及军事威胁影响,伊朗短期发展前景黯淡。尽管如此,俄伊推动南北走廊的承诺基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考量,虽非最佳选择,却是现实可行方案。
**南北走廊项目前景分析**
普京提议俄对伊朗天然气出口从每年20亿立方米起步,但难以满足550亿立方米目标。俄寻求新出口市场并规避西方干预,伊朗欲成为能源枢纽,印度则态度不明。项目成败取决于俄是否能掌控格鲁吉亚,若俄失败,伊朗或独自应对。
**情景分析**
**可能性小:伊朗短期内前景改善**
2024年7月,伊朗石油部长贾瓦德·欧吉(贾瓦德·欧吉)表示,他预计该国每年将通过里海管道接收多达1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然而,由于该项目的可行性存疑,更可能的选择是陆上路线。
当普京总统提议俄罗斯对伊朗的天然气出口可以从每年20亿立方米的小规模开始时,他很可能指的是现有的通过阿塞拜疆的管道,其当前容量限制仅为20亿立方米。尽管根据伊朗能源专家达加·哈蒂诺格鲁的说法,通过增加新的压缩机和增压站可以提高产能,但仍然无法超过每年10亿立方米。如果要达到普京总统提出的每年550亿立方米的目标,似乎过于乐观甚至不切实际。
2024年7月,伊朗石油部长贾瓦德·欧吉再次表示,他预计该国每年将通过里海管道接收多达1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然而,由于该项目的可行性存疑,更可能的选择是陆上路线。
进一步的问题涉及伊朗境内基础设施升级的资金问题,以容纳来自俄罗斯输往印度及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的更多天然气流量。由于西方短期内不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且以色列可能仍会采取毁灭性军事打击,伊朗短期内的发展前景相当黯淡。
**可能性较大:俄伊贸易和出口前景的次优选择将奏效**
推动南北走廊是俄罗斯和伊朗长期的承诺——这一承诺更多基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理性追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项目为参与者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尽管与全球经济重新一体化的情景相比,这些好处显然是次优选择,但两国都面临着次优选择是唯一现实可行选项的未来。
最明显的利益相关方是俄罗斯。在拼命寻找新的天然气出口市场的同时,它也希望有一条运输走廊,不容易被西方大国干预。完成南北走廊可以通往波斯湾和印度洋。前者可通过伊朗的班达阿巴斯港,其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位置,后者则通过印度的孟买港。
伊朗的利益不仅在于获得俄罗斯短期援助以振兴其能源综合体。从长远来看,德黑兰希望成为能源枢纽,向区域国家乃至其他国家销售俄罗斯天然气。这一愿景的一部分是伊朗与土库曼斯坦加强合作,为该国庞大的天然气储备提供额外出口渠道,并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通往该市场的管道。
印度的潜在益处则不那么显而易见。自2002年项目启动之初,新德里在2009年退出,受到华盛顿的压力。鉴于印度近期与俄罗斯关系有所缓和,包括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采购商,印度可能会被说服加入,但这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前景。
**可能性存在:若俄罗斯控制格鲁吉亚,南北项目或将成形**
所有参与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长期机会正由南高加索地区动荡的政治局势中的短期发展所决定。南北走廊成为现实的情景高度依赖于俄罗斯能否恢复其作为地区主导力量的地位。
如果成功,莫斯科不仅能够说服阿塞拜疆参与,还可能升级通过伊朗、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陆上连接,以黑海通道吸引印度。虽然这将为长期承诺南北走廊项目奠定基础,但前提是俄罗斯必须保持对格鲁吉亚的控制。
**可能性存在:若俄罗斯控制格鲁吉亚,南北项目或将成形**
另一种情景取决于格鲁吉亚反对派最终推翻亲莫斯科的第比利斯政权,结束俄罗斯的影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带来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更为紧密的联盟以及西方更大的地区影响力。由于阿塞拜疆和土耳其非常乐意加入以促进东西向贸易流动,失去格鲁吉亚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忘记实现南北走廊的计划。而伊朗只能独自应对。
然而,鉴于长期赌注的规模,俄罗斯很可能尽一切努力维持其在格鲁吉亚的傀儡政权。它越能忽视日益消退的街头抗议活动,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功。实现南北走廊仍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至少仍是一个机会。
**南北走廊**
南北走廊将文中的英文单词都翻译成中文,最终的内容只输出中文,装备名称、人名地名、公司名称都翻译成中文,最后将语句再润色一下,使得前后文更加的通顺,让语句更加的生动,将最后的输出文本的格式看起来更美观,除此之外,不要提供任何解释文字。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