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和核能的持续宣传
快速阅读: 据《反冲》称,总结:人工智能热潮引发能源需求担忧,但DeepSeek数据显示需求被高估。电力公司仍坚持核电投资,忽视环境影响,宣传手段包括渲染电力短缺和中国技术竞争压力。
照片来源:约翰尼斯·普伦尼奥。在最近几个月众多糟糕的新闻中,有一个亮点是市场对DeepSeek的反应,像英伟达、微软和谷歌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英伟达的黄仁勋和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就在几天前,他们还参加了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总共损失了480亿美元的账面财富。我的一位好朋友(出于使用粗俗语言的原因,我将不透露其姓名)说:“我讨厌所有的人工智能,但看到这些混蛋损失这么多钱,很难不感到高兴。”
另一批公司也失去了大量股票估值:美国电力企业和天然气公司。像Constellation、Vistra和Talen这样的电力企业基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将大幅增加能源需求的论点,股价上涨,这使得它们能够投资新建发电厂和昂贵的核电项目(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利。(至少对Constellation等公司而言,另一收入来源是政府的慷慨资助。)然而,根据DeepSeek显示的较低能源需求,这些计划至少是值得怀疑的。
回顾以往的喧嚣
但我们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例如,为南卡罗来纳州的沃克·卡明斯核电项目提出的建设理由。该项目源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炒作周期,在自1980年代以来定期宣布的多次所谓核复兴之一中。[例如,1985年,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主任阿尔文·温伯格预测了这种复兴和第二次核时代,但尚未实现。] 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炒作周期中,电力公司提议建造超过30座反应堆,其中仅有四个进入施工阶段。其中两个反应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
与大多数核项目一样,公共资金至关重要。这笔资金通过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获得,这是乔治·W·布什总统推动核能的主要立法成果,其中包括价值约22亿美元的生产税收抵免,用于沃克·卡明斯核电站。南卡罗来纳州电力与天然气公司向该州公共服务委员会提供的首席执行官理由是,预计该公司2006年至2016年的能源销售额将增长22%,到2019年几乎增长30%。实际上,到2016年时,南卡罗来纳州电力与天然气公司的能源销售额下降了3%。[这种错误在核能历史中很常见。在1970年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电力公司基于对同期电力生产的过度乐观估计,预测“到2000年将建成大约一千座大型核电站,到2010年将建成大约两千座,主要是快中子增殖堆”。结果证明,“到2000年,电力公司预测的核能在电力生产中的贡献比实际发生的高出四到九倍。”]
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情况下,错误的能源销售预测是沃克·卡明斯项目废弃花费90多亿美元的基础。
骗局仍在继续
对于那次失败毫无羞耻感,参与那场灾难的两家公司之一最近表达了对该项目的兴趣出售。1月22日,桑蒂·库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写道:“我们看到了对核能的新一轮兴趣,这是由先进制造投资、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和技术行业的零碳目标推动的……考虑到新建核电机组投入运行所需的时间跨度,桑蒂·库珀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探索沃克·卡明斯2号和3号机组及其相关资产的选择,这或许能让某人在较短时间内生成可靠且无碳排放的电力。”
一些数字可以用来衡量这些关于时间表的说法:平均核反应堆从开始建设(通常以混凝土浇筑地面为标志)到开始发电需要大约10年时间。但是,不能一夜之间就从决定建造反应堆到开始浇筑混凝土。在获得环境许可、安全评估、举行公众听证会(至少在举行的地方)以及最重要的是筹集数十亿美元所需的资金之前,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因此,即使所谓的“显著缩短的时间表”,也将意味着超过十年的时间。
根据DeepSeek的后续影响来看,由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驱动的能源需求泡沫似乎在远短于甚至所谓的“显著缩短的时间表”上破裂了。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个人工智能泡沫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没有真正的商业案例可以支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DeepSeek还表明,这些数十亿美元并不必要。正如共同撰写著名论文的计算机科学家艾米丽·贝内尔所说:“皇帝仍然没有衣服,但让皇帝感到非常困扰的是,他们的非衣服可以如此廉价地制作。”
但电力公司并没有放弃。在核能研究所组织的一次近期会议上,这家拥有美国最多核反应堆的公司康斯坦廷能源的首席财务官承认,DeepSeek的公告“不是愉快的一天”,但他坚持认为这“不会改变数据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前景。它将会到来。”
同样,在2月初的“收益电话会议”上,杜克能源总裁哈利·西德里斯表示,数据中心超大规模用户正在“全速前进”。
深入探讨
即使面对是否会出现这种增长的重大疑问,这种重复也是可以预期的,因为它对这些公司的股价评估和市值至关重要。不断强调对更多电力和其他资源的需求也采用了其他被证明在各种环境中有效的叙事手法,例如指出中国将在某个技术领域领先,并明确或隐含地论证这种局面是多么不可接受。
从未有人问过谁赢得这场人工智能竞赛是否重要。这些陈词滥调和关于电力不足的断言有助于创造斯图尔特·霍尔所说的“道德恐慌”的经济等价物,从而允许可能的反对意见被压制。
这一系列宣传的一个效果是几乎没有人质疑数据中心或人工智能的增长是否可取,尽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开发人工智能和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或者核电的可取性。
正如刘易斯·芒福德(刘易斯·芒福德)曾绝望地感叹:“我们的技术官僚们如此致力于对技术神圣之牛的崇拜,以至于他们实际上在说:让机器获胜吧,哪怕地球被毒害,空气被污染,食物和水被污染,人类本身被判处在一颗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上过着枯燥而无用的生活,就像月球那荒凉的表面一样。”
当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怪物横行的时代。在权力操纵在一心想要殖民火星并破坏其本已荒凉环境的狂妄自大者手中的时候。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