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fake CEO 视频震撼 YouTube
快速阅读: 《信息安全嗡嗡声》消息,上周,YouTube发布声明,警告用户有关AI生成的伪造视频,这些视频冒充首席执行官宣布收益模式变更,意图欺诈和窃取信息。此类视频通过私人视频链接传播,误导用户至非法页面。为应对AI生成内容增加的安全风险,专家建议利用AI驱动工具增强实时监控和响应能力,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深度伪造的识别能力。
上周,YouTube被迫发表声明,警告用户有关伪造的人工智能(AI)生成视频在传播,这些视频显示其首席执行官尼尔·莫汉宣布了收益模式的变更。这些深度伪造视频被当作私人视频发送给了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企图以此进行欺诈、安装恶意软件并窃取凭据。在声明中,YouTube团队承认了这些视频的存在,并重申他们不会通过私人视频联系用户以分享信息,并提供了一些指导。目标用户收到了一封看似来自YouTube的邮件,声称已共享了一个私人视频。视频展示了一个高度逼真的莫汉深度伪造形象,逼真地模仿了他的外貌、声音和举止。视频随后要求目标用户点击链接,将其引导到一个需要登录账户确认并接受更新的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YPP)条款的页面。然而,这个页面并没有设置这些功能,实际上是为了非法获取用户的凭证而设计的。
AI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游戏规则。遗憾的是,社交媒体诈骗并不罕见。其他大型平台如领英(LinkedIn)和脸书(Facebook)多年来也遭遇过类似的用户攻击事件。然而,最近攻击中最令人担忧的变化在于使用AI技术使攻击更为普遍、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最新发布的首份AI安全报告显示了令人担忧的证据,表明网络上的AI生成内容显著增多。报告引用了一项英国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六个月中,百分之四十三的十六岁以上人群表示至少看到过一个深度伪造(以视频、语音模仿和图像形式)。
一种旨在防止AI生成虚假内容的认证措施是“水印技术”,即在内容创建时嵌入数字签名。尽管水印技术有助于识别数字媒体的来源和真实性,但先进的对手正变得越来越擅长移除水印。
在YouTube事件之后,知名行业人士提供了专家分析。暗客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现场首席信息安全官妮可·卡里根认为,随着攻击者采用新方法,传统的威胁预防手段已不足以保护用户安全。她主张组织应“利用AI驱动的工具,提供细粒度的实时环境可见性和警报,以增强安全团队的能力。在适当情况下,组织应通过集成机器驱动响应,提前应对新威胁,无论是自主模式还是人机协作模式,以加速安全团队的响应。”
SlashNext电子邮件安全公司的现场首席技术官J斯蒂芬·科斯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LLMs)使攻击者能够大规模创建更具说服力的网络钓鱼邮件、深度伪造和自动化攻击脚本。这些技术允许网络犯罪分子个性化社会工程尝试,并迅速调整战术,使得传统防御手段效果减弱。”
展望未来,随着深度伪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AI生成内容与真实内容难以区分,个人、组织和政府需要配备工具来有效对抗这一不断演变的威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意识以及分享关于深度伪造的文章是两个很好的起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