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四艘淡路级 JS Nōmi 服役,日本海军将获得四年来的第一艘新型扫雷舰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称,启用仪式将于JMU横滨工厂举行,包括交付和授旗仪式。JMU总裁广濑隆将交接,横须贺区总监武野智彦将主持授旗。Nōmi号于2021年5月铺设龙骨,2023年10月下水,舰名源于广岛县岛屿。该舰配备现代传感器、探测系统和无人航行器,旨在中和水雷。船长67米,标准排水量690吨,造价126亿日元。
启用仪式将在JMU横滨工厂举行,包括交付活动和自卫队旗帜授予仪式。JMU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广濑隆(Takashi Hirose)将进行交接,横须贺区总监武野智彦(Tomohiko Madono)将主持授旗仪式。仪式计划从上午11:00持续到11:37。Nōmi号于2021年5月19日作为2020财年采购计划的一部分铺设龙骨,并于2023年10月24日下水。该舰名源自广岛县的东能美岛和西能美岛。这是第一艘命名为Nōmi的JMSDF舰船,尽管前帝国日本海军的一艘御守级护航舰曾使用过类似名称。该舰将在完成海试和装备后服役。
设计用于中和海军水雷并确保海上行动的安全通道,Nōmi号配备了现代传感器和探测系统,包括OPS-39H表面搜索雷达、OQQ-10-2扫雷声呐系统和ZQS-4可变深度水雷探测声呐。该舰还配备了一艘OZZ-4中型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用于水雷搜索,一艘OXX-2遥控潜水器用于情报收集,以及三井EMD自主式水雷处理系统。此外,该舰还配备了一套桅杆安装的光学监视系统,带有激光雷达用于水雷探测,增强了其处理针对潜艇的深海水雷的能力。该舰装有一门JM61-RFS 20毫米遥控炮用于水雷中和和自卫。涂装为低可视度灰色涂层以减少视觉识别性,JS Nōmi号长67米,宽11米,吃水深度5.2米,标准排水量690吨。该舰由两台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总输出功率为2200马力,最高速度可达14节(约26公里/小时)。船员编制约为50人,部分文件显示其容量为60人。Nōmi号的建造成本为126亿日元。
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船体,旨在降低磁信号特征,提高了耐用性并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与传统木质扫雷舰相比。专为定位和中和深海水雷而优化,特别是那些针对潜艇如新莱格级的深海水雷,能美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磁性扫雷舰之一,取代了老旧的屋久岛级木制船体舰船。该级首舰JS能美(MSO-304)于2014年铺设龙骨,2015年下水,2017年服役。随后是JS平岛(MSO-305),于2018年服役,以及JS江田岛(MSO-306),于2021年服役。第四艘舰JS能美(MSO-307)预计将于2025年3月服役。
JMSDF在2022财年预算中拨款1340亿日元用于建造第五艘能美级舰(MSO-308),预计将于2026年服役,2024财年预算中拨款2620亿日元用于第六艘舰(MSO-309),计划在未来阶段完成。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