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顶尖大学都希望变得更大。按照字面。
快速阅读: 据《第六声》最新报道,随着中国致力于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以应对新兴领域需求,147所“双一流”大学今年将新增2万名本科生。“双一流”大学享有国家资金支持,旨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宣布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以培养人工智能和跨学科人才。此举反映了高等教育体系需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及行业需求。
随着中国寻求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以应对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的需求,许多中国顶尖大学今年将增加招生名额。此次扩招集中在147所被称为“双一流”的精英大学,这些学校占全国近2900所高等教育机构的前5%。在2024年录取了16000名新生后,“双一流”大学今年将再增加20000名新生。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善杰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双一流”类别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致力于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指定的院校享有额外的国家资金和资源支持,并且在这过去二十年大学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基本未受影响。随着中国寻求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以应对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的需求,许多中国顶尖大学今年将增加招生名额。此次扩招集中在147所被称为“双一流”的精英大学,这些学校占全国近2900所高等教育机构的前5%。在2024年录取了16000名新生后,“双一流”大学今年将再增加20000名新生。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善杰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清华大学宣布将于今年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它还计划新成立一所本科院校,专注于培养人工智能行业和其他新兴领域的跨学科人才。北京大学宣布2025年也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其他几所知名学府,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本月也做出了类似决定,增加了100至500个不等的招生名额。
清华大学宣布将于今年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它还计划新成立一所本科院校,专注于培养人工智能行业和其他新兴领域的跨学科人才。受影响的学校表示,他们将优先考虑前沿技术和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以及跨学科研究。2023年,中国教育部制定了一项计划,到2025年优化新兴学科,重点关注战略重要性或关键需求的领域。
中国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楚兆辉周一告诉第六声:“虽然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增加大学招生,但早期的举措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和职业学院。”“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学院的学生占比为45%,地方大学占比为30%,而‘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
近年来,一些小型且不太知名的学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楚兆辉表示,在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依然很高,中国正试图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最终,招生扩招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希望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和市场需求。“扩大招生的学科将与市场需求,特别是雇主的需求相匹配,”楚兆辉说:
主图:nPine / VCG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