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行业拥抱人工智能,着眼全球市场 政协委员表示
快速阅读: 《China.org.cn》消息,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于2021年1月投入商业运营。中国核能产业正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向更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铁忠表示,中国核技术和服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核能与人工智能结合将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此外,中国核能在供暖、供气、海水淡化等方面有巨大潜力,预计这将开启一个万亿人民币的市场。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反应堆,于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营。[新华社照片]在全球推动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中国核能产业正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加速向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型。一位行业高级官员表示,“中国的核技术和服务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董事长陆铁忠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说。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陆铁忠补充道,该行业正在扩大其海外市场,并致力于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他说,核能的高能量密度、稳定运行和低碳排放等优势使其在解决资源约束和实现全球脱碳目标方面具有独特地位。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核能与人工智能将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陆铁忠解释说,核能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稳定、低碳的能源基础,而人工智能则提升了核安全性和效率。他补充说,这种协同作用将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新动力。中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进展显而易见。作为中国核电的子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被世界经济论坛正式认定为“灯塔工厂”,成为全球核电行业首个获得此称号的企业。陆铁忠表示,该工厂已实施超过40个数字应用,使机组效率提高了1.5%,大修成本降低了近50%。与此同时,中国核能运营技术公司已经实施了DeepSeek人工智能平台,帮助数据解析和响应效率提高了40%到50%。由中国核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机器人已在高辐射环境中用于反应堆燃料更换、水下检查和无损检测,提升了安全性和操作效率。陆铁忠表示,包括华龙一号反应堆、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和快堆在内的中国第三代核技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核电市场从追赶转向领先。他指出,在世界核电运营商协会(WANO)的业绩评估中,中国核电的25座运行反应堆中有22座获得了满分,平均得分为99.13,显著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核服务领域的创新。陆铁忠介绍了“I-核”,他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生命周期核技术服务系统。“我们基于中国核电的260年运行经验,建立了一个集成智能技术服务框架。”他说。该系统包括涵盖场地准备、调试、维护、培训和数字化管理的八个标准化模块。陆铁忠表示,它为一站式核服务设定了新的标杆,为全球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模式”。陆铁忠对中国抓住由全球对人工智能需求增长带来的新兴机遇充满信心。中国已向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交付了七个核电站单元和多个研究反应堆。它还与东南亚、中亚、非洲、中东和南美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展开合作。陆铁忠表示,目前有五个国家处于谈判最后阶段,另有八个国家正在审查技术提案,预计今年底前将有多项协议达成。除了发电,中国核能产业还在探索核能的新应用。陆铁忠强调了核能在供暖、供气、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和未来氢能生产方面的潜力。“多用途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核能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效应将开启一个万亿人民币的市场。”他说。关注中国网的推特和脸书加入讨论。下载中国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