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支持生育和创新来引导人口结构变化
快速阅读: 《澳门业务》消息,中国“两会”提出多项政策,包括提高出生率、提供儿童保育补贴和推广免费学前教育,以重塑人口红利。报告强调,中国将继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顶尖创新者,推动经济发展。此外,中国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和出台刺激生育措施,同时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服务行业新增长。
从儿童保育补贴到年轻创新者推动的人工智能(AI)发展,如深势求的进步,中国年度“两会”的关键议题揭示了该国如何通过鼓励生育和加速人才驱动的创新来重塑人口红利。报告称,周三提交给全国人大年度会议审议,中国将制定提高出生率的政策,提供儿童保育补贴,并逐步推广免费学前教育等措施。这些综合措施有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并帮助提高出生率。全国政协委员、扬州大学副校长龚伟娟说。
尽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依然从庞大的劳动力中获得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国有8.58亿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0.9%。中国拥有14亿人口,收入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带来了持久的消费潜力并推动了消费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黄群辉说。
尽管人口红利继续支撑强劲的国内需求和生产力,中国正积极培养人才红利,教育和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提升基础教育,完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以应对人口变化,并加倍努力培养顶尖创新者、关键领域急需人员和高技能工人。快速发展的AI领域,以深势求的进步为代表,展示了人才驱动的创新如何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发言人娄勤俭称赞深势求的成功是中国AI崛起的一部分,认为该公司年轻的人才是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熟练劳动力队伍继续扩大,现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研发人才队伍。
随着人才基础的不断壮大和升级,中国创新驱动的经济正在迅速进步。2024年,新动能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整体工业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使这些挑战比许多其他国家更早出现,但中国正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已逐步废除长达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并宣布支持希望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夫妇。地方政府随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生育的措施,包括提供补贴、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延长产假以及增加公共托儿设施。旨在增强养老服务的政策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承诺推进社区支持的家庭养老服务业,并加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等措施。
“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交汇的十字路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学院院长杜鹏表示,并补充道,国家劳动力依然充足,人才储备也在扩大,为中国向人才驱动型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也看到了老龄化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重要增长动力,目前价值达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9760亿美元)。“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正在升级,推动服务行业的新增长,涵盖教育、医疗服务、金融和技术等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