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ler 到
快速阅读: 据《商业内幕》最新报道,美国海军计划研发一种能潜至600米深海的机器人爬行器,以自动探测和处理海底水雷,降低风险。这种小型无人车辆需具备自主运行和远程操控功能,并能在复杂海床环境中稳定工作。此举旨在提高海上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应对水下电缆和管道破坏的威胁。
探测和处置潜伏在海底的水雷是一项危险而艰巨的工作。美国海军希望拥有能够下潜至近600米深海的机器人爬行器来完成这项工作。该需求远远超出了像德事隆这样的承包商所建造的技术。海军作战中最棘手的威胁之一就是水雷。这些廉价且装满炸药的水雷潜伏在海床上,就像水下的简易爆炸装置,比浮在水面的水雷更难发现和清除。这一直是舰船、直升机拖曳的滑橇以及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的艰难而致命的任务。现在,美国海军有了一个新的愿景:一个机器人爬行器。随着对水下电缆和管道破坏活动的威胁日益增加,自动化爬行器可能有助于保护海上基础设施。根据美国海军12月发布的“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招标,海军设想了一种重量不超过150磅的小型无人车辆。这种“海上远征反应爬行器”将配备各种有效载荷,包括短程传感器、操作臂以及用于干扰水雷和其他水下爆炸物的设备。这一直是舰船、直升机拖曳的滑橇以及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的艰难而致命的任务。现在,美国海军有了一个新的愿景:一个机器人爬行器。随着对水下电缆和管道破坏活动的威胁日益增加,自动化爬行器可能有助于保护海上基础设施。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与美国领导的红海特遣部队相比如何?爬行器既能自主运行,也能通过缆绳由人类操作员控制。SBIR明确指出:“该车辆必须能够在超过600米(1968英尺)的水深处进行作业,同时能够在至少两海里的距离内穿越海洋表面,到达一个地理参考点,在那里它能够自主潜入海底。”爬行器将是一种远程系统,使人类操作员能够远离任何水雷保持安全距离。一旦爬行器潜入海底,它会释放一个带有无线电发射器的系留浮标连接到母船。爬行器既能自主运行,也能通过缆绳由人类操作员控制。SBIR明确指出:“该车辆必须能够在超过600米(1968英尺)的水深处进行作业,同时能够在至少两海里的距离内穿越海洋表面,到达一个地理参考点,在那里它能够自主潜入海底。”扫雷这一单调、肮脏且危险的任务将实现自动化。“减少操作员认知负担的监督自主性是首选,”SBIR表示。然而,操作员将具有“监督控制和态势感知能力,以检测、重新捕获和解除或中和任务,从而实现清除海军水雷和其他装载爆炸物的威胁。”爬行器必须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海底(如岩石、平坦沙地、淤泥等)上运行,并且在动态海况和洋流中保持稳定。尽管水雷通常铺设在浅水区,但SBIR仅提到了海洋环境而非河流。海军水雷一直有一种神秘而恶意武器的氛围。它们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中国,尽管18世纪美国发明家大卫·布什内尔被认为是美国革命期间发明现代水雷的人。历史上,一种常见的水雷是系泊水雷,通过锚链固定在海底,使水雷能在指定深度漂浮。最原始的形式是接触水雷,当它接触到经过的船只时就会爆炸——通常是任何类型的船只,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这使得布雷如此不分青红皂白。2023年北约波罗的海海上演习中,一枚海军水雷被故意引爆用于训练。水底水雷更加隐蔽。它们是“影响”武器,静静地躺在海床上,直到被船只的磁场、螺旋桨的声学特征或船舶在水中产生的压力触发。虽然系泊水雷也可以安装这些执行器,但水底水雷更难被发现。除了在海底杂乱中更难通过声纳探测外,水底水雷还往往比系泊武器具有更大的爆炸物。由于其爆炸能量必须向上传播才能达到上方的船只或潜艇,“水底水雷通常在相对较浅的水域(小于164英尺)工作,”斯特劳斯国际安全中心称。水底水雷更加隐蔽。它们是“影响”武器,静静地躺在海床上,直到被船只的磁场、螺旋桨的声学特征或船舶在水中产生的压力触发。虽然系泊水雷也可以安装这些执行器,但水底水雷更难被发现。包括俄罗斯的MDM和美国海军的Quickstrike,以及中国的陈系列在内的多个国家都部署了空投或潜艇投放的水底水雷。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国防分析师莱尔·戈德斯坦称,中国军事期刊显示偏好水底水雷。基于二战苏联布雷经验,中国专家得出结论,系泊水雷“由于水流和波浪可靠性较低”,而相比之下,水底水雷被认为更可靠,更难找到,也更难清除。海军已经转向机器人作为替代有人驾驶扫雷艇的更便宜和更安全的选择。例如,美国海军刚刚授予德事隆一份价值1.06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制造半自动船只来清除水雷。德国公司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生产的类似一次性鱼雷的无人机SeFox早在2001年就被英国皇家海军使用。但一个水下机器人爬行器则完全不同。美国海军SBIR仅提到水雷和水下爆炸物是机器人爬行器项目的最终目标。但这种车辆似乎在应对水下电缆和管道的破坏活动中也非常有用。各国担心水下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及保护位于水面下300英尺设施的难度。俄罗斯和中国据称曾派出船只拖着锚在海底移动,切断了电信电缆。最严重的水下事件发生在2022年9月,当时爆炸损坏了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输送到德国并分发到西欧的Nord Stream 1和Nord Stream 2海底管道。关于Nord Stream事件的幕后黑手有多种理论,但这些事件促使北约部署了监视无人机和传感器,以保护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水下基础设施。一个机器人扫雷爬行器将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迈克尔·佩克是一位国防作家,他的文章常见于《福布斯》、《国防新闻》、《外交政策》杂志及其他出版物。他在罗格斯大学获得了政治科学硕士学位。请关注他的推特和领英账号。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