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P 表明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快速阅读: 《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消息,经济核算是对中央计划的批判,指出其因缺乏市场价格而无法有效进行经济核算。米塞斯认为,自由市场中的价格信号能反映供需关系,指导资源配置;而在中央计划经济中,价格由国家规定,导致资源分配失衡和效率低下。即使有证据反对,仍有人试图推行中央计划,但其理论和实践均难以成功。
经济核算是针对中央计划的批判,解释了为何它们注定会失败。经济核算问题(ECP)由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提出。他论证了在没有生产者商品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中央计划系统无法进行经济核算。理解ECP对于了解计划经济为何失败而自由市场经济为何成功至关重要。在自由市场体系中,价格是供需关系自然形成的。这些价格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关键条件。然而,在自由市场中商品的最低售价通常不会低于生产成本,因为没有企业希望故意亏损。同时,自由市场上商品的最高售价取决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企业不能随意定价,必须提供足够的价值让消费者愿意购买。在中央计划经济中,价格不是通过供需关系自然形成,而是由国家规定。因此,价格无法反映企业生产意愿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中央计划经济通常带有政治动机,可能会使某些商品和服务变得更便宜或更容易获得,但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严重扭曲。最终,由于缺乏价格信号指导经济结构,这些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稳定状态。由于计划经济中价格被掩盖,个人和企业无法从价格中获取本应获得的信息。当产品价格高时,企业会增加同类产品的生产,因为他们收到当前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的信息。相反,如果企业看到其产品价格下降,这表明市场上供应过剩,企业会减少生产。但在计划经济中,这种情况无法即时发生。规划委员会可以随时修订生产计划和规定价格,但它们无法避免因缺乏真实价格而导致的固有低效。私营公司比中央计划委员会更容易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尽管它没有国家赋予的垄断权力。私营公司在规划项目时只需估算项目成本,并判断提供的消费者价值能否带来足够的收入使其盈利。而中央计划委员会由于无法获取价格信息和估算成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位置。委员会无法判断必须投入到该项目的资源是否可以更好地用于其他地方。相比之下,私营公司若发现成本高于潜在收益,就会意识到该项目不可行。随意设定生产和价格永远无法替代实际市场过程,但这在人类历史上已被多次尝试。更糟糕的是,即便有更多的实证证据反对,仍有许多人希望现在尝试中央计划。“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行不通”是一句常说的话,但这句话并不准确。中央计划在理论上也行不通,因此当实施时失败也就不足为奇。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