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设 AI 课程以满足市场需求
快速阅读: 据《China.org.cn》称,中国多所大学正加速推进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清华大学新增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并设立人工智能本科教育学院。此外,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3所高校启动了人才培养计划,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推出通用人工智能MOOC课程,浙江大学则与多所高校合作升级“人工智能+X”微专业。预计到2030年,中国需600万具备熟练AI知识的专业人士。
中国大学正加速推进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开设更多人工智能本科教育学院以培养跨学科人才,并引入更多通用人工智能课程和教材。中国顶尖学府之一清华大学近日宣布,今年将增加约一百五十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并设立新的本科人工智能教育学院。这些学生将进入这一新项目,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多个学科。据校方表示,该计划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术资源,旨在培养具有坚实人工智能基础、高超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学生。此举是清华大学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训的一部分,也是支持中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努力。据新华社报道,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重塑教育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备全面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愈发紧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雪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去年估计有超过四万名学生主修人工智能,但“这个数字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咨询公司麦肯锡估计,到二〇三〇年,中国需要六百万具有熟练人工智能知识的专业人士。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三所领先高校联合启动了一项关于通用人工智能协同研究的人才培养计划。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朱松纯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指出,该计划将利用这些高校的资源,创建一个无缝衔接本硕博教育的培养体系。
去年九月,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通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推出了通用人工智能课程,目标是覆盖天津市超过十万人的本科生。根据天津市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徐真介绍,该课程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及其在医疗、智能制造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浙江大学于三月宣布,将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领导升级“人工智能+X”微专业。这是国内首个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微专业,旨在促进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农业、医学和工程等领域的融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