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冰再次降至接近历史最低点,科学家们感到震惊
快速阅读: 据《ABC 在线》称,近期研究表明,南极海冰面积四次跌至200万平方公里以下,分别发生在2022年至2025年,创45年来新低。科学家通过卫星记录和气象站数据“重建”了南极海冰历史,发现极端低冰量的概率极低。专家认为暖洋温度可能是主要原因,这可能导致全球性问题如海平面上升。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上。
南极海冰再次跌至接近历史最低点,一项新研究显示该系统正在经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科学家们过去45年来一直利用卫星图像追踪南极洲边缘海冰范围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海冰面积四次低于200万平方公里——分别是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根据澳大利亚南极项目伙伴关系(AAP)的数据。今年的数据是在3月1日收集的,是有记录以来第三低的日最低值。报告指出,海冰覆盖范围比以前更加多变,异常情况持续的时间也更长。塔斯马尼亚大学AAP海冰研究员威尔·霍布斯表示,最近连续出现的低海冰水平是自2016年以来观察到的下降趋势的一部分。霍布斯博士说:“又是一个夏季海冰极低的季节,这已经不再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我们已经连续看到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正在看到这种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只有过去45年的连续卫星记录可用,这限制了研究工作。科学家‘重建’了南极海冰的历史记录。南极冰脉现象显示南极海冰范围达到了新的低点。随着南极洲进入南半球冬季,南极海冰正在重新形成,但目前这是有记录以来这个时期最少的。“显然,我们没有时间机器,但我们能做的是‘重建’。”他说。海冰在夏季和冬季之间的波动很大,并且受大气条件影响,包括温度、风速和风向。“南极海冰历来对大气条件非常敏感,”霍布斯博士说。“如果我们能重建从20世纪初开始的大气状况,那么我们或许能推断出当时的海冰状况。”
该研究的发布与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目前南极洲和北极的总海冰量比之前记录的要少。通过使用南半球30个气象站的历史数据,研究团队能够‘重建’南极海冰范围至1899年。科学家发现东南极海域的海底生物从红海胆到橙色海参,研究人员在东南极邦格尔山监测最快融化的冰川时,发现了冰下的新生物多样性,让他们感到惊讶。“这使我们能够为这些极端的南极海冰变化提供背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玛丽莲·拉斐尔教授说。结果显示,近年来观察到的极端最低值在20世纪发生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系统已经发生变化,”拉斐尔教授说。“它已经从一个我们可以参考长期平均值……并预测未来将发生什么的系统转变为一个极端系统。”暖洋肯定在起作用。
南极上演‘五西格玛’事件显示从船上看到的南大洋中的冰山。南极海冰水平在通常应该稳定形成的季节中急剧下降,这让专家们感到担忧。霍布斯博士表示,最近的低海冰水平可能与暖洋温度有关。“大气本身不足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现象,”他说。“海洋肯定在起作用。”他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南大洋条件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海冰重建的共同作者(从左至右)威尔·霍布斯、主要作者玛丽莲·拉斐尔和马克·汉德科克。霍布斯博士表示,南极海冰水平低可能会产生重大连锁反应,包括冰架和冰川保护减少,如果它们融化,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可能是个全球性问题,”他说。这项名为《南极海冰系统的二十一世纪结构性变化》的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上。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