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成功的秘诀
快速阅读: 《商业内幕》消息,研究显示,资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风险投资。然而,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偏向年轻白人男性,导致女性和少数族裔面临更多障碍。此外,近年来年轻公司的活力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理论,包括创业类型的改变、大公司吸引人才,以及初创公司更倾向于被收购而非上市。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经济的整体生产率增长。
是什么使一家企业成功?每个管理顾问、创业创始人和财务分析师都能告诉你,但他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服务领导!创新文化!多元化的员工队伍、稳固的商业基础、休息室里的零食质量——谁知道呢?现在,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之一中,一群经济学家编纂了一个包含五千万家美国公司起源和命运的综合数据库。他们想知道,哪些公司成为了各自行业的最大雇主?哪些公司成功了?该团队的负责人约翰·哈尔蒂旺格是马里兰大学的一名研究“企业活力”的经济学家。这意味着他致力于理解随时间变化的现象——为什么某些事物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则衰败。他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从1981年到2022年成立的美国公司的寿命。他们考察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素:所有者的统计数据、管理结构、创业融资、盈利能力,甚至包括创始人的抱负。这不仅是对是什么将一个企业变成庞然大物的全面核算——用哈尔蒂旺格的话来说,这是“城中最好的数据库”。
那么,是什么让数字上升并向右移动?是什么让一家公司成功?答案——你会惊讶地听到——是钱。在企业成功与哈尔蒂旺格分析的因素之间最强的相关性是公司在启动前能够筹集到多少资金。拥有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可以使成功的概率提高25个百分点。就像老斯蒂夫·马丁的笑话一样:这就是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首先,得到一百万美元。
但哈尔蒂旺格发现,资金来源也起着作用。如果你用信用卡自我融资,你的成功几率实际上会降低2个百分点。如果你从银行获得贷款,你的成功率会提高9个百分点——但在过去几十年里,这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最佳的选择是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可以增加你成功的几率5个百分点。正如硅谷经常吹嘘的那样,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确实是美国最具经济活力和生产力的公司。它们拥有最多的创新成果、最多的专利以及最大的研发预算。并且它们通常成长为拥有最多员工的公司——这是哈尔蒂旺格团队用来衡量成功的标准。而这正是问题所在:几乎没有人能获得风险投资。在每年新成立的约150万家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千家有幸得到风险投资。而获得风险投资的最佳途径,哈尔蒂旺格发现,就是成为一个年轻的白人男性。
相关报道
现在,哈尔蒂旺格并不是第一个发现风险投资内置偏见的人。正如我所写,风险投资者大多是白人且大多是男性,并且他们倾向于给那些他们认识和喜欢的人提供资金,这些人最终也大多是白人和男性。去年,每五个风险交易中就有四个流向了全男性创始团队。但哈尔蒂旺格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模式。他发现,女性和非白人所有者更不可能有外部投资者——而年轻创始人则更有可能有。数据显示,成功商业的秘密基本上归结为:成为一个能从其他科技兄弟那里得到资金的科技兄弟。“你需要很多东西都正确才能成功,”波士顿大学研究初创企业的经济学家弗洛里安·埃德勒说。“这总是会让那些网络更好、初始条件更好的人受益。”
我知道!这并不理想。数据证实了无数企业家的实际经历:你起步时越富裕,你可能变得越富裕。但哈尔蒂旺格希望通过他的数据库来探究一个比公司为何成功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不成功。哈尔蒂旺格的数据表明,硅谷初创公司的传奇活力——上世纪80年代那两位天才在车库中创造的东西最终变成了苹果、微软或谷歌的故事——这种现象现在不再那么常见了。风险投资资金还在;活力已经消失了。年轻、快速增长的公司曾是主要的就业来源。1981年,15%的在职美国人受雇于四年内成立的公司。2022年,哈尔蒂旺格的团队发现,这个比例降至仅9%。而且这些公司的增长速度不如以往快。1999年,最活跃的公司比中位增长率高出30%。到2012年,它们的增长速度几乎与其他公司相同。如果科技行业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充满活力,当时一批初创公司成长为大型科技公司,它就会不断输送新的挑战者进入市场。但这并未发生。“我们最近有没有见过这样一批杰出的公司?”哈尔蒂旺格说。“答案是没有——而且我们不知道原因。”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但他有一些理论。
理论一:如今人们可能在创办不同类型的小型企业——不是高科技公司,而是像餐馆、泳池清洁服务和瑜伽馆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比科技公司更有可能由女性和少数族裔经营。从2002年到2021年,哈尔蒂旺格发现,由女性经营的年轻公司的比例从10%上升到了18%,而由少数族裔经营的比例则从10%跃升至27%。但这些所有者几乎从未获得过风险投资,他们更可能通过信用卡自我融资。换句话说,小型企业变得不那么活跃,因为少数几家大公司吸纳了所有有潜力的创业者。
理论二:如今,像谷歌和Meta这样的几家公司主导着科技领域,也许那些原本可能成为激进创始人的人都转而在大型科技公司找到了高薪、低压力的工作。换句话说,小型企业变得不那么活跃,因为少数几家大公司吸纳了所有有潜力的创业者。
理论三:大多数初创公司都被那六家预期中的大型科技公司收购了。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创新的初创公司更有可能上市而不是被收购;到了2001年,情况正好相反。2019年,仅有100次首次公开募股(相比900次收购)。哈尔蒂旺格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年轻的公司不再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00年之前,当企业能够成长壮大时,美国的整体生产率增长略高于2%。自那以后,这一数字更接近于1%。较少的活力对经济起到了制动作用。这只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如果创新进程与以前相同——初创公司继续贡献与以前相同的成果,只是方式不同——那么为什么生产率增长如此之低?
这就是理论四。也许,这正是创新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