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极地冰盖正在慢慢地将其北极向内推
快速阅读: 据《Ars Technica》称,已有的火星轨道探测器和其他卫星数据显示,火星的重力变化主要由冰累积引起,而非地壳下沉。研究发现,地壳变形需小于每年0.13毫米,且内部模型需满足特定条件。这表明火星内部较冷,放射性元素可能集中在地壳中。此外,火星极地冰盖年龄不到1000万年。这些结论整合了轨道数据和“洞察”号着陆器的信息,更新了对火星内部结构的认识。《自然》,2025年。DOI:10.1038/s41586-024-08565-9。
携带雷达设备的轨道器和其他一两颗卫星已经在火星上运行了足够长时间,任何由于冰累积或地壳位移引起的火星重力显著变化都会在其轨道行为中显现出来。他们观测到的轨道变化表明,与长期冰累积相关的引力势增加大于由地壳下陷引起的引力势减小。他们计算得出,地壳变形必须小于每年0.13毫米才能与引力信号保持一致。最后,模型需要在极地冰盖处具有现实条件,密度应与冰和尘埃混合物一致。在这84个模型中,只有三个符合所有这些约束条件。这三个模型显示火星内部极其粘稠,这与相对冷的内部相一致。考虑到我们已经推断出的火星历史,这并不令人意外。但这也表明,为红色星球提供热量的大部分放射性元素可能位于地壳中,而不是更深层的内部。如果“洞察”号的温度测量实验能正确部署,我们本可以验证这一点。但实际上,我们将不得不等待某个未指明的未来任务来获得火星热动力学的图景。无论如何,这些模型还表明火星的极地冰盖年龄不到1000万年,这与轨道驱动的气候模型一致。在许多方面,新的信息是对早期尝试建模火星内部结构的一种更新,鉴于几年来的轨道数据和“洞察”号着陆器提供的信息,后者还确定了火星地壳的厚度和核心的大小。但这同样展示了科学家如何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片段整合成一幅连贯的画面。《自然》,2025年。DOI:10.1038/s41586-024-08565-9(关于DOI)。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