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新闻和成员更新综述,2025 年 2 月
快速阅读: 《史汀生中心》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斯博士2月15日表示,乌克兰消防员在严寒中扑灭了2月14日无人机袭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反应堆遗址后残留的小火。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检查了新安全容器(NSC)的受损情况,确认辐射水平未发生变化。尽管无人机撞击造成显著破坏,但NSC附近的剂量率与两年前的数据相近。
更新276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声明(2月1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斯博士于2月15日表示,乌克兰消防员在严寒中昼夜不停地灭火,以彻底扑灭2月14日无人机袭击存放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反应堆残骸的建筑物后仍余烟未尽的小火。国际原子能机构驻地团队获准无限制进入袭击现场,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以评估新安全容器(NSC)的损坏情况。该无人机在清晨撞击了这座大型拱形结构,穿透了屋顶,该结构是为防止受损反应堆释放放射性物质并保护其免受外部危害而建造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看到NSC屋顶有烟雾冒出,并闻到了烧焦塑料的味道。为扑灭并阻止剩余火焰蔓延的努力推迟了修复NSC的工作,该NSC于2019年建在四十年前事故后立即建造的石棺之上。尽管无人机撞击造成了重大损害,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被告知现场辐射水平没有改变。这同样得到了团队自身测量结果的证实,结果显示NSC附近剂量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自大约两年多前在此地建立持续监测以来的数据相近。
—
更新276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声明(2月15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斯博士于2月15日表示,乌克兰的消防员在严寒中昼夜不停歇地奋战,以扑灭2月14日无人机袭击存放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反应堆残骸的建筑物后仍未完全熄灭的小火。国际原子能机构驻地团队获准无限制进入袭击现场,并进行了详尽的检查,以评估新安全容器(NSC)的受损情况。该无人机在清晨时分撞击了这座大型拱形建筑,穿透了屋顶,该建筑是为防止受损反应堆释放放射性物质并保护其免受外界危害而建造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看到NSC屋顶冒出烟雾,并闻到了烧焦塑料的味道。为了扑灭并阻止剩余火焰的蔓延,救援工作不得不推迟对NSC的修复。该NSC于2019年建成,坐落在四十年前事故发生后立即建造的石棺之上。尽管无人机撞击造成了显著的破坏,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被告知现场辐射水平没有变化。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团队自身测量结果的支持,数据显示NSC附近的剂量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自约两年前在此地建立持续监测以来的数据相近。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