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最新报道,2024年2月21日,义乌国际贸易市场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商家如傅江燕通过三十六种语言介绍产品。义乌市场管理局开发的“中国好生意”平台整合了人工智能工具,显著提升内容生成、视频创作和多语言响应功能。培训后,许多商户掌握了新技能,提高了业务效率。目前,约三万名商户定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义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已被使用逾十亿次。
主页>>“世界超市”迎来人工智能时代(新华社)2025年2月27日08:36
这张2024年2月21日拍摄的照片展示了义乌国际贸易市场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多语言产品介绍视频。(新华社/江汉摄)
杭州,2月26日(新华社)——“一、二、三、四、五”,在中国东部义乌经营袜子店的傅江燕对着手机镜头念出数字。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的帮助,她能够流畅地用三十六种语言向潜在客户介绍产品的视频已准备完毕,可立即发布到她的Facebook账号上。
**中国好生意** 是义乌市场管理局开发的一个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平台,义乌是一个国际小商品生产和贸易中心。该平台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了多种产品,帮助商家开发在线营销工具,与国际贸易接轨。
傅江燕使用**深寻** 这个人工智能工具撰写视频脚本,并使用一个视频生成应用程序来创建与她唇部动作和背景音乐相匹配的视频,以适应不同地区客户的语言和偏好。傅江燕已在义乌从事袜子销售二十年。除了中国,她的客户还包括中东、南美和非洲的客户。得益于这些有效的AI工具,她的外贸渠道显著扩展。“我在Facebook上观看次数最多的一段视频已经获得了五万四千次观看。”她兴奋地说道。
据义乌小商品市场大数据公司技术总监楼勤丰表示,在整合深寻后,该平台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内容生成、视频创作、图像设计和多语言响应等功能。
**中国好生意** 的孙凌艳正忙于市场内教商户如何使用该平台的应用程序。“如果商户尚未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他们可能在未来难以在商业中立足。因此,我们希望让市场商户能像使用计算器一样自然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她补充道。
经过培训,许多商户已掌握新技能并获得实际订单。玩具商孙丽娟将之前需要外包的产品目录设计费用降至零。她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AI生成视频获得了超过十万次观看,并收到了来自波兰客户的一笔两万只玩偶的订单。“即使没有专业设计或拍摄背景,也能快速生成创意内容,大大加速业务进展。”孙丽娟说道。
数字老板、人工智能销售人员和人工智能助手现在广泛应用于义乌市场的交易。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约有三万名商户正在定期使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进行业务。义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已被使用逾十亿次。“我们总是使用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作为‘世界超市’,义乌旨在紧跟前沿技术,拥抱人工智能,为商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并提高效率。”楼勤丰表示。
(网页编辑:张凯薇,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