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乌克兰三年的网络战
快速阅读: 据《计算机周刊》最新报道,在俄乌冲突中,黑客主义活动显著增强,亲乌克兰和亲俄罗斯的黑客团体分别对对方实施网络攻击。这些行动不仅造成干扰,还加剧了紧张局势。欧盟网络安全蓝图更新旨在加强安全合作,而认知攻击通过虚假信息运动操纵舆论,成为新的威胁。乌克兰的战争重塑了网络威胁态势,凸显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紧密联系。
黑客主义因素在冲突的响应下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并获得了动力,各种团体站队并发起网络行动以支持其政治议程。报告指出,“复杂的黑客主义”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些行为者的破坏活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并使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亲乌克兰的黑客主义团体,如乌克兰IT军,已动员起来针对俄罗斯实体,而亲俄团体如Killnet则对西方组织发起了DDoS攻击。这些行动的规模前所未有,据报道,在冲突初期,针对乌克兰网站的DDoS攻击大幅增加。黑客主义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干扰;它们代表了网络冲突的新前沿。亲俄黑客主义的兴起为冲突增加了复杂性,因为像Killnet和NoName057(16)这样的团体声称对针对感知敌人的多次攻击负责,包括北约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营公司。这些团体以匿名方式运作,使得追踪攻击来源和追究责任变得困难。
了解更多关于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的内容,欧盟网络安全蓝图的更新旨在为欧洲多边安全事件应对建立最佳实践,包括呼吁与北约成员国加强合作。俄罗斯正在使用网络钓鱼攻击来破坏乌克兰目标使用的加密Signal信使服务。专家警告称其他加密应用用户也处于风险之中。谷歌威胁情报小组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作为一个集团利用网络犯罪团伙攻击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认知攻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重大关切。认知攻击加剧了DDoS和其他技术攻击的影响,并通过虚假信息运动操纵公众舆论,制造分歧,通常利用社交媒体及其他数字平台。俄罗斯政府广泛采用这些策略,利用国家资助的行为者传播虚假叙事并削弱对乌克兰的支持,但新一代亲政权黑客主义行为者正从同一剧本中操作。安全导航强调,“虚假信息运动旨在侵蚀对机构的信任,并在民众中制造混乱”,这使它们成为现代网络冲突中的有力工具。
回顾过去三年,我们承认乌克兰人民的韧性以及全球社区对该危机的回应。从这场冲突中学到的经验提醒我们,我们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是相互关联的,面对不断演变的威胁,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乌克兰持续的战争重塑了网络威胁态势。面对另一年充满冲突和不确定性的挑战,我们必须致力于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安全且有韧性的数字环境。查尔斯·范德瓦尔特是Orange Cyberdefense的安全研究主管。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