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录:反应堆跨越实现核聚变的“关键里程碑”
快速阅读: 《科学警报》消息,法国科学家宣布,在通往核聚变的道路上达到重要里程碑,成功维持炽热等离子体22分钟。WEST托卡马克装置于2月12日维持等离子体达1337秒。尽管取得进展,但仍需克服许多技术障碍以实现净能量增益。下一步是延长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和提高温度,为ITER项目做准备。ITER项目因延误和成本上升,预计将于2033年启动。
法国科学家周二宣布,他们在通往核聚变的漫长道路上达到了一个“关键里程碑”,成功地维持了炽热等离子体长达22分钟。核聚变有潜力为世界提供清洁、安全且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但这一科学圣杯在数十年间一直难以触及。其理念是通过融合两个原子核来重现恒星核心发生的反应。这与核电站使用的裂变过程涉及原子的分裂相反。该过程需要超过一亿摄氏度的温度来产生和维持等离子体。这种高温等离子体很容易变得不稳定,可能导致能量损失并限制未来可能的核聚变反应堆的效率。
位于法国南部的WEST托卡马克装置于2月12日成功维持等离子体达1337秒,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技术人员于2004年7月28日在CEA检查托卡马克核反应堆“托尔·苏普拉”内部。
CEA运行的托卡马克装置负责人安妮-伊莎贝尔·埃蒂恩弗告诉法新社,这一成绩“表明我们能够生产和维持等离子体”。但她补充说,在实现热核聚变之前,仍有许多“技术障碍”需要克服,即“产出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
根据CEA的说法,接下来的一个月,WEST团队的目标是实现更长时间的等离子体持续——最长可达几小时的连续时间——以及更高的温度。通过这样做,研究人员希望接近“预期的聚变条件”。
埃蒂恩弗还表示,科学家们还将观察这种“高能等离子体”对其托卡马克装置内部的影响。她补充说,目标是为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做准备。ITER始于1985年,汇集了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原计划于今年启动,但由于多次挫折、延误和成本上升,运营至少推迟至2033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