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中的生成式 AI,以及人们对其影响的看法
快速阅读: 《IJNet》消息,生成式AI在新闻业的应用引发关注,报告指出仅25%的受众确信接触过AI生成的新闻。受访者对AI用于幕后任务较为接受,但在编辑和创作方面持保留态度。新闻机构应提高透明度,确保AI应用符合伦理标准。受众应了解媒体使用AI的政策,并支持合理应用AI以辅助而非替代人工。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过去几年里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许多行业中引发了变革。新闻编辑室也不例外。一份新报告今天发布,发现新闻受众和记者都对新闻机构如何以及可能如何使用诸如聊天机器人、图像、音频和视频生成器等生成式AI工具表示担忧。该报告基于三年来在澳大利亚及其他六个国(美国、英国、挪威、瑞士、德国和法国)关于生成式AI和新闻报道的采访和焦点小组研究。只有25%的新闻受众参与者表示他们确信自己已经遇到了新闻报道中的生成式AI。大约50%的人表示不确定或怀疑自己遇到过。这表明新闻机构在使用生成式AI时可能存在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这也可能反映了新闻机构与受众之间的信任缺失。谁或什么制作你的新闻以及如何制作,都有着重要的原因。例如,一些媒体倾向于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来源,或者比其他来源更多地使用某些类型的来源,如政治家或专家。一些媒体可能未能充分代表或错误地代表社区的一部分。这有时是因为新闻机构的员工本身并不代表他们的受众。粗心地使用AI来生产和编辑新闻报道可能会复制这些不平等问题。
我们的报告确定了数十种记者和新闻机构可以使用生成式AI的方法。它还总结了受众对每种方法的舒适程度。我们采访的新闻受众总体上对记者使用AI进行幕后任务而不是编辑和创作感到最舒适。这些包括使用AI转录访谈或提供如何报道某个主题的想法。
生成式AI几乎可以在新闻报道的每个环节中使用。例如,一名摄影师可以报道一个事件。然后,生成式AI工具会选择它“认为”的最佳图片,优化这些图片,并为每张图片添加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可以尝试识别图像中的对象并添加关键词,从而可能导致更高效的图像处理工作流程。然而,这些应用看起来相对无害。但如果AI错误地识别了某物或某人,并且这些关键词导致照片标题出现误认呢?如果人类认为“好”图片的标准与计算机可能认为的不同呢?这些标准也可能随时间或不同情境而变化。即使是简单地调整图像的亮度或对比度,当涉及到政治时也可能引发争议。AI还可以完全虚构内容。图像可能看起来非常逼真,但显示的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视频可以完全由AI生成,或者用AI编辑以改变其上下文。生成式AI也经常用于撰写标题或总结文章。这些听起来像是对时间紧迫的个人有帮助的应用,但一些新闻机构正在使用AI剽窃他人的内容。AI生成的新闻警报也可能出错。例如,苹果公司最近暂停了其自动生成的新闻通知功能。该功能错误地声称美国杀人嫌疑犯路易吉·曼尼奥自杀,消息来源被归咎为BBC。
人们对记者使用AI有何看法?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受众自己也使用类似目的的AI工具时,他们似乎更愿意接受记者在某些任务中使用AI。例如,受访者大多对记者使用AI模糊图像的部分内容感到舒适。我们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在视频会议应用中或在智能手机的“肖像”模式下使用了类似的工具。同样,当你将图像插入流行的文本处理或演示软件时,它可能会自动生成书面描述,供视力障碍者使用。那些以前遇到过这种图像AI描述的人对记者使用AI为媒体添加关键词感到更舒适。
我们的新闻受众参与者还看到了AI用于撰写、编辑或翻译新闻文章的通知。他们看到一些文章附带了AI生成的图像。这是《每日电讯报》常用的方法,该报使用AI生成的图像来说明许多社论。《每日电讯报》经常求助于生成式AI来说明其社论,有时生成更逼真的插图,有时则生成不太逼真的插图。
总体而言,参与者对记者使用AI进行头脑风暴或丰富已创建的媒体内容感到最舒适。其次是使用AI进行编辑和创作。但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用途。大多数参与者对使用AI创建信息图图标感到舒适。但他们对AI虚拟形象播报新闻的概念感到相当不适。
在编辑方面,大多数参与者对使用AI动画化历史图像感到舒适,比如下面这个例子。AI可以用来“激活”原本静态的图像,希望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参与。
作为受众,你应该如何做?如果你不确定记者是否以及如何使用AI,请查找新闻机构关于该主题的政策或解释。支持那些使用AI来补充和支持而非取代人力劳动的媒体机构。在做出决定之前,请考虑相关记者或机构过去的可信度,以及证据怎么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