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玻璃再利用有助于减少澳大利亚的回收问题
快速阅读: 据《ABC 在线》最新报道,几年前,克里斯·克利福德发现柏林的饮料瓶多为可重复使用的深棕色玻璃瓶。这种系统在澳大利亚并不常见,目前只回收约40%的PET瓶。德国等国已成功实施了类似的可重复使用瓶系统。尽管可口可乐公司曾抵制,但现正转向更可持续的包装方式。
几年前,当克里斯·克利福德搬到柏林时,他注意到自己最喜欢的饮料瓶有些奇怪之处。许多啤酒和软饮料的设计完全相同:深棕色玻璃瓶,细长的瓶颈,主要通过色彩斑斓的标签来区分。他说:“多个品牌都在使用相同的瓶子。”克利福德先生在澳大利亚长大,后来发现这些瓶子有时会被重复使用上百次。有些瓶子上留有之前标签的痕迹。他说:“你可以看到很多瓶子上留有之前标签的痕迹。玻璃瓶被回收回来,清洗干净,标签被撕掉,然后贴上新的标签并重新装瓶。”
那么,这样的系统能否在澳大利亚实施?它与回收系统相比如何?几十年前,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在澳大利亚较为普遍。牛奶用玻璃瓶运送,空瓶会在下次送货时被回收;软饮料则通过木箱返回,进行清洗后再次使用。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会把软饮料玻璃瓶带回当地的回收站。像沃加·谢基工厂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这种软饮料玻璃瓶,都是经过清洗后重复使用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开始用一次性塑料瓶取代玻璃瓶,更轻便、更易丢弃的材料迅速流行起来。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瓶子被妥善收集到带有黄色盖子的回收箱中,但其中绝大多数(以及其它回收材料)直到2010年代中期都被送往中国处理。这导致了澳大利亚处理回收物的能力严重不足,限制了塑料垃圾的回收量——这一问题至今依然存在。
目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是最容易回收的塑料,但在2023-24财年,只有约40%的PET瓶被回收,甚至更少被制成新瓶。随着10分瓶回收计划的引入和更多PET塑料处理厂的开放,这一比例有望增加。然而,据朱尔科教授称,澳大利亚的回收系统仍在努力弥补数十年的不作为。
回收与再利用
虽然这两个术语经常一起使用,但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意味着不同的事情。回收是指将废弃物加工成其组成部分以制造新产品。例如,PET瓶被收集、分类、清洗,然后粉碎成碎片。这些碎片可以用来制作新瓶的基础材料或其他塑料制品如衣物。另一方面,可重复使用系统试图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可以在杂货店或容器回收方案中收集,然后运输到清洗、重新填充、重新贴标,最后重新投入市场。玻璃最常用于可重复使用系统,但硬质塑料也是一种选择。虽然塑料更轻,可能使用十几次左右,但玻璃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持久耐用。你的软饮料罐中有多少是被回收的?
图片显示:超市的插图,有很多鲜艳的颜色和产品范围。仔细收集的包装物在放入回收箱后会发生什么?
一个玻璃瓶可以在流通中使用多年,进行数百次的重复使用,任何损坏或破损的瓶子都会直接进入回收流以制造新瓶。可重复使用方案被认为比回收系统更可持续,因为融化和再造回收产品所使用的资源更少。虽然在当今的澳大利亚杂货店引入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世界各地已经存在成功的可重复使用和可填充瓶系统。朱尔科教授说,“德国、丹麦和墨西哥都有相当成熟的软饮料可重复使用市场。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德国模式
专注于循环经济和废物预防研究的黑宁·威尔茨教授说,德国有“一个几乎封闭的循环系统”用于PET瓶的回收,但也有一大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在商店里。我们在德国引入了一项包装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旨在建立一种饮料的再利用系统——水、啤酒和苏打水——主要基于强制性押金制度,他称。他在伍珀塔尔气候、环境和能源研究所工作。
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占德国瓶业的约40%,在杂货和便利店中,产品标签会指示瓶子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或回收。无论瓶子是可重复使用还是可回收,都以同样的方式退回——在购买该瓶的商店通过逆向自动售货机退回。他说:“如果你在公园和朋友一起喝饮料,使用这些可重复使用的瓶子,通常会有路人四处询问你是否需要回收空瓶,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押金赚取收入。”
玻璃瓶的一个缺点是它们比塑料重得多,因此运输成本更高,能耗也更大。威尔茨教授和他的团队进行的建模表明,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在长距离运输中是可持续的。如果运输距离不超过70公里,那么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系统是最好的。但如果供应链需要更多的运输,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德国系统的启动部分出于环保原因,但也因为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资金。当时,德国各市镇负责收集和处理包装废弃物,他们完全无法应对废弃物数量的激增,他说。保守的德国政府决定必须让行业参与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引入了扩展生产者责任制度。扩展生产者责任制度使生产、进口或销售产品的公司负责确保物品得到正确处置或回收。澳大利亚成功地为少数产品如轮胎实施了此类制度。
挫折与新系统
尽管再利用是环保主义者和担心废物累积的政府的首选选项,但提高瓶类制造系统可持续性的最大障碍通常是制造商本身。大约十年前,可口可乐公司强烈反对再利用的要求和义务。他们希望推广一次性包装材料,并且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说。现在你看到的是,可口可乐公司,特别是,正在改变策略,更加关注再利用,因为他们看到了商业机会,当然还有大量的公众压力。
根据威尔茨教授的说法,许多公司在没有必要系统的情况下极不愿意添加可重复使用的瓶子,而且在已有系统的市场上也在减少可重复使用的瓶子,因为成本高。即使在德国,“过去十年大型连锁店和大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包装上,”威尔茨教授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重复使用瓶子的比例实际上显著下降。我们从近70%开始,而现在只有42%到43%。”
容器回收计划造成困惑
图片显示:一名穿着荧光背心的人将空瓶扔进垃圾桶。容器回收计划正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这对消费者和制造商意味着什么?
在可口可乐2023年的环境更新中,该公司强调全球其饮料中有14%是使用可重复包装的。虽然此前承诺到2030年将可重复包装比例提高到25%,但据报道,这一承诺去年年底已被从其网站上删除。此后,该公司未宣布任何新的可重复使用承诺。“我们根据不同市场的当地条件定制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方法。我们继续在拉丁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扩大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使用,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可口可乐公司的发言人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我们正集中精力使用更多的再生材料作为初级包装,并支持收集率的提高,这两者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收集基础设施的增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