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称中国用走私的西方零件帮助俄罗斯无人机生产
快速阅读: 据《朝日新闻》最新报道,维尔纽斯——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发布报告称,中国正成为俄罗斯军事无人机零部件的重要供应方,约80%的关键部件通过中国进入俄罗斯,以帮助俄军队。该报告指出,中国正成为中国进口高科技和两用商品的主要渠道,以规避西方制裁。此举可能削弱西方在该领域的影响力。爱沙尼亚认为,俄罗斯是其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呼吁北约加强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存在。
维尔纽斯——据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周三发布的年度国家安全报告称,中国正成为俄罗斯军事无人机生产的重要枢纽,通过走私西方关键部件来帮助俄罗斯军队。报告指出,目前大约80%的此类部件通过中国进入俄罗斯。此前乌克兰方面的报告显示,在乌克兰战场上发现的俄罗斯武器中的外国零部件中,大约60%是通过中国进入的。
根据该报告,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进口高科技和两用商品的主要渠道,以此规避西方制裁。“中国的利益在于防止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因为这会被视为美国的胜利,而美国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该机构总干事卡尤波·罗辛在视频记者会上表示。
作为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密切关注俄罗斯的军事能力,认为莫斯科是其安全的主要威胁,特别是在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爱沙尼亚像其波罗的海邻国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一样,在二战期间被莫斯科强行吞并,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恢复独立。
爱沙尼亚报告指出,由于缺乏国内替代品,俄罗斯的无人机零部件主要从西方获得。“中国政府……通过私营公司促进双边合作和秘密转移两用零部件,”报告称。“这种做法可能会减少俄罗斯对西方零部件的依赖,并且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削弱西方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报告补充道。
爱沙尼亚情报部门表示,中国境内的西方公司办公室很可能参与了这些活动。中国驻塔林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告诉路透社,“这些指控”没有实质证据,是由不可靠的机构提出的,并且是针对中国的“协调和故意抹黑运动”的一部分。“中国从未向危机各方提供武器,并严格控制两用物品的出口。中国对无人机,包括重要零部件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全球最严格的,”这位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不应干扰或破坏中俄两国公司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据报告称,俄罗斯正在大力投资扩大无人机生产能力,包括生产一种先进的国产伊朗一次性无人机。克里姆林宫的目标是将其军队规模扩大到150万,而去年秋季的规模为60万至70万,新部队被派往乌克兰以获取战斗经验。罗辛表示,战后这些部队将部署在与北约国家接壤的边境,包括波罗的海国家。他补充说,北约应加强在那里的存在。
罗辛表示,俄罗斯原则上愿意就乌克兰停火进行谈判,但只是为了“喘口气”,因为普京总统并未放弃他的“帝国野心”。在任何此类谈判中,俄罗斯很可能会要求北约撤出其东部边境的部队,如果成功,这将使其在波罗的海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莫斯科否认有扩张主义倾向,并表示其向乌克兰派遣军队是为了应对它认为的敌对和侵略性的西方,这对俄罗斯自身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