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用于火星探测的地空双模无人机,具有重量轻、节能的特点
快速阅读: 《人民日报》消息,据《环球时报》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了一款重约300克的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具备轻量化、高效能的特点。这款无人机可随时起飞、避障,并拥有长达普通无人机六倍的续航时间。未来,该无人机有望应用于火星探索及地下环境探测。
首页 >> 中国研发了一款轻量高效的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用于火星探索
据《环球时报》报道(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2月11日11:09,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发的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原型仅重300克,照片来源于《网络科技日报》周一报道。最新研发的中国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重量与一个苹果相近,在未来火星探索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具备随时起飞、躲避障碍和卓越的续航能力。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发的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原型仅重300克,大致相当于一个苹果的重量。《科技日报》周一报道,最新研发的中国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重量与一个苹果相近,在未来火星探索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具备随时起飞、躲避障碍和卓越的续航能力。它可以轻松在地面上滚动,随时起飞并避开障碍物。此外,通过转换为多种形态,如双轮或球形,它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地形。
报告称,它还可以配备机械臂执行各种任务。为了适应火星探索等特殊任务需求,该学院的研究团队克服了一系列技术挑战,设计出这款无人机重量轻、体积小,可以自由起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据参与研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朱一民介绍,这款无人机由伺服电机控制,通过重心转移,像不倒翁玩具一样在地上滚动前进。在空中,它主要依靠一对反向旋转的同轴旋翼进行方向控制和稳定飞行。
团队还开发了多种不同配置的型号。这些无人机通过在地面上滚动移动,可以利用储备的动力,其续航时间是同尺寸无人机的六倍多。同时,采用模块化和轻质结构设计,这些无人机的功能可以扩展以满足监控、缺陷检测和维护等任务的要求。
据研究团队介绍,由于火星的大气层极其稀薄,一些火星飞行器已用于表面探测的测试。目前,跨域原型无人机已完成原型设计,预计在功能和续航方面将超过现有类似火星飞行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张立显表示,希望未来中国研发的地面空中两用无人机能在火星上实现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长时间的观测。
他补充说,还希望这种无人机能应用于各种环境,例如地下煤矿、地下管道和地铁,以协助地下建设及未知地下空间的探测。
(网页编辑:田毅,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