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在 1976 年这个词出现之前就进入了“创始人模式”
快速阅读: 据《商业内幕》最新报道,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时期便全身心投入微软,每周工作80小时,几乎没有社交生活。他强调关注细节和亲力亲为的“创始人模式”,这一概念由科技领袖们在2024年提出。盖茨在1976年几乎没有女朋友和兴趣爱好,认为微软的成功责任驱使他不断努力。他最终在同学史蒂夫·鲍尔默身上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致力于使微软成功。这位亿万富翁说,1976年除了他的公司外,“没有女朋友”,“也没有兴趣爱好”。他的专注体现了“创始人模式”——这是2024年由科技领袖们创造并普及的一个术语。2024年,科技行业无法停止谈论“创始人模式”——但早在几十年前,比尔·盖茨就已体现出了这种精神。尤因·卡洛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创造了这个术语,以总结来自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的建议。格雷厄姆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切斯基以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为例,说明了一位创始人如何亲力亲为地管理公司。盖茨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微软,作为大学生,盖茨同样专注于让自己的新兴公司取得成功。在他的新回忆录《源代码:我的起点》中,这位六十九岁的亿万富翁回忆了公司在早期的日子,他说那需要每周工作八十小时,社交生活也很有限。“他一直是个任务大师,总是担心失去领先地位,害怕如果我们不小心,就会失败,”盖茨说。他说他被对微软成功的责任感所驱使。正如格雷厄姆在他的博客中写道的那样,经理模式描述的是一个将职责委派给员工的老板。而创始人模式,则是为那些注重细节且不依赖多层管理来维持公司运营的领导者准备的。“如果我要用几句话概括创始人模式,那就是关注细节,”切斯基在The Verge的“解码器”播客中说。“真正的领导力在于存在,而非缺席,”他补充道。1976年,盖茨的社交圈几乎完全由与他一起在微软工作的男性组成——“没有女朋友,也没有兴趣爱好”。他通过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能够专注于充分利用眼前的机会。同时,他质疑了微软联合创始人的奉献精神,保罗·艾伦。他说艾伦并不像他一样渴望成为最快和最好的人。盖茨表示他需要一个“全天候的合作伙伴”,而艾伦并不准备成为这样的伙伴。最终,他在哈佛大学的同学史蒂夫·鲍尔默那里找到了理想的伙伴。1977年1月,盖茨为了全身心投入微软而辍学。他的工作使微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是的,这既让人疲惫,也让人兴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