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后作业中使用 AI 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提高本科生的 EFL 口语表现:一项实证调查
快速阅读: 《Nature.com》消息,本研究发现,AI驱动的移动应用能显著提升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现,尤其在发音和流利度上效果明显,但在词汇和语法上有待加强。这与社会文化理论相呼应,强调个性化反馈的重要性。研究建议教育者利用AI优化教学,开发者改进功能以支持全面语言技能发展。
本研究通过考察人工智能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在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背景下的整合,丰富了实证证据,详细探讨了此类AI工具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EFL)口语表现中的影响。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发现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EFL口语表现均有所提升。然而,对比分析后测分数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与普通社交网络服务(SNS)移动应用程序相比,AI驱动的应用程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EFL口语表现。这些结果与Stockwell(2022)、Ferguson等(2022)以及Fathi等(2024)的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AI应用在提高语言学习成果方面的有效性。Stockwell(2022)指出,在MALL背景下,AI技术比传统通信类移动应用程序更能有效促进语言学习。Ferguson等(2022)发现,提供简单任务的AI驱动游戏应用程序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来提升学习成果。同样,Fathi等(2024)报告称,AI中介活动提供了更频繁且更有针对性的练习环境,并根据个人需求提供即时反馈,从而提升了口语表现。相应地,本研究表明,AI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通过持续提供个性化、最近发展区(ZPD)导向的指导和反馈,显著提高了互动性,从而提升了口语能力。
此外,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发现,AI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显著提升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发音和流利度子技能,这从后测分数的显著提高中得到证明。然而,尽管词汇和语法子技能显示出改善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关于这一点,本研究的部分结果与Junaidi(2020)和Zou等(2023)的先前研究一致。这些研究显示,AI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能够显著提升所有四个口语子技能。本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部分一致的原因在于MALL背景。许多现有研究缺乏对照组,或者使用非MALL教学作为对照,这使得难以对AI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的有效性进行公平比较,从而影响了对AI在不同语言方面效果的认识。Sharples等(2016)指出,智能手机及其各种应用程序如何改变了传统内外的语言学习环境(Kukulska-Hulme,2009)。尽管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已经非常普及,但许多研究并未充分考虑这一背景。因此,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研究置于MALL背景下,并设计了一个使用常见社交网络服务(SNS)移动应用程序的对照组,以便进行更相关、更有意义的比较,更好地理解AI驱动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此外,本研究的混合结果可以通过其理论框架来理解。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获得的ZPD导向帮助越多,其学习成就就越大(Stockwell,2022;Kukulska-Hulme,2024)。在此背景下,流利说,一款AI驱动的语言学习应用程序,相较于传统的SNS应用程序,为学习者的口语表现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即时的反馈,特别关注发音和流利度。然而,它缺乏针对语法和词汇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是由于其功能集的限制。例如,虽然流利说基于对学生录音的分析提供了关于流利度和发音的即时反馈和指导,但对于语法和词汇的分析和支持则有限。这种局限性可能促成了发音和流利度的显著提升,同时导致词汇和语法发展的非显著影响。
尽管词汇和语法子技能的效果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AI驱动的移动应用程序在整体口语表现、流利度和发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进,凸显了其对EFL学习的潜在价值,特别是在提升口语技能方面。该应用程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机会,通过定制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来练习英语口语。研究结果表明,将AI工具融入课后作业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指导,以有效融入教学实践。对于应用程序开发者而言,结果指明了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向,鼓励增强功能以全面支持所有四个口语子技能。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