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机器人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热门趋势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称,人工智能机器人正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无论是泰山上的垃圾清理机器人,还是帮助老年人康复的外骨骼设备,亦或是互动宠物机器人,都显示出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元人民币,并将持续增长。政府的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
首页 >> 首页
**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热点趋势**
(新华社)
2025年3月13日14:04
重庆,3月13日电——在中国东部山东省泰山山脉的破晓时分,一款四足金属机器人背着储物箱,正攀爬着一条长达1460米的陡峭“十八盘”山路。在徒步者气喘吁吁的同时,这台敏捷的机器灵巧地避开人群,保持平衡,并毫不费力地将120公斤重物扛上了45度的斜坡。这段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
由泰山文化旅游集团旗下的物流公司部署,这款人工智能四足机器人帮助泰山景区管理游客垃圾清理并协助货物运输,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每年有800万游客到访泰山,产生24,000吨垃圾,人工清理既昂贵又危险。“这款四足机器人能够爬山、涉水、克服障碍并携带重物,显著提高了效率,”一位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这场在泰山之巅展开的智能革命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机器人市场的生动写照。从人形机器人到陪伴机器人,这些机器正在从新奇走向必需品。行业预测显示爆炸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3亿元人民币(约7.39亿美元)。据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的一份报告,这一数字将在2029年飙升至750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销售额的32.7%。
政府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势头。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在2025年前实现核心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像重庆和深圳这样的城市如今正在资助推进具身智能系统的相关项目,使人工智能能够与世界物理交互。
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在满足社会需求。例如,在重庆,70岁的中风康复者张丽通过使用可穿戴外骨骼恢复了行动能力。“这些设备通过分析关节运动来预测意图,并调整电机支持,彻底革新了老年人和残疾人康复的方式,”重庆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的营销主管葛成军说。
除了实用助手,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在重塑玩具和宠物的概念。一款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是这只巴掌大小的跳舞机器人狗“西里乌斯”,它能响应命令,甚至扭动臀部,以其互动魅力吸引用户。“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小型四足机器人,可以理解和响应人类命令,”恒博创新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康小虎说。
从爬山垃圾收集机器人到家庭伴侣,从老年护理助手到互动宠物,行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正逐渐渗透中国消费市场。“这一变革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进步,而是触及人类需求的核心,”康小虎说。
**责任编辑:张凯威、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