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赔偿和经济增长
快速阅读: 《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消息,英国外交大臣支持向西印度前殖民地赔偿,但多国研究表明,外国援助常导致依赖和低效,而非促进发展。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自由化及良好治理,而非单纯的资金转移。前殖民地应借鉴成功案例,推进市场化改革而非依赖赔偿。
英国的外交大臣大卫·拉米加入了要求对英国西印度前殖民地进行赔偿的呼声中。支持者认为,经济补偿将为这些国家提供急需的经济推动力,帮助它们克服低经济增长的负担。然而,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有缺陷的。与外国援助类似,赔偿金不大可能促进真正的经济发展。数十年的证据表明,外国援助未能在发展中国家中促进可持续增长,赔偿金也不会例外。实际上,市场导向的改革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促进技术采用,是更有效的经济转型方式。
大量研究表明,外国援助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低效性。查拉·阿巴特在《外国援助对发展中国家是诅咒还是福音?》的研究中指出援助依赖的矛盾。许多受援国由于持续的援助流入而减少了结构性改革的动力。这种依赖阻碍了制度建设,滋生腐败,并抑制了强大私营部门的出现。阿巴特进一步强调,制度质量和经济自由是决定外国援助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外国资金流入治理不善的国家时,它们只会加剧低效,而非促进长期进步。向管理不善的国家提供资金是对接受国公民和发达国家纳税人的不公平对待。
同样,埃莱娜·格罗斯和费利希塔斯·诺瓦克-莱曼·丹津格在一篇探讨援助对生产力影响的论文中指出,援助流入对总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与贷款不同,缺乏严格条件限制的赠款削弱了生产率激励。贷款支持的项目鼓励所有权和审慎运营以最小化违约和失败风险。缺乏严格条件限制的赠款削弱了生产率激励。因此,向低生产率国家提供赠款会放大经济问题。
在相关研究中,丁苏·坦和阮光福论证了人力资本在增强外国援助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当人力资本强劲时,外国金融流入更有可能被有效利用,促进技术采纳和创新。然而,在缺乏熟练劳动力和制度能力的国家,援助往往无法转化为实际改善。此外,当官僚机构缺乏管理复杂项目的技能时,援助计划也容易失败。本质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从援助中充分受益,因为它们正面临人力资本短缺的问题。
以非洲为例,一些学者认为援助阻碍了发展。托马斯·阿约德勒及其合著者在《非洲视角:外援不会让非洲摆脱贫困》中对外国援助进行了严厉批评。1960年至1997年间,超过5000亿美元——相当于四个马歇尔计划的金额——被注入非洲。这不仅没有促进自给自足的增长,反而助长了经济依赖和停滞。事实上,非洲接受的援助越多,生活水平就越低。从1975年到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GDP平均每年下降0.59%,从1995年不变国际美元的1770美元降至1479美元。
援助不仅未能帮助非洲摆脱贫困,反而助长了无效政策和臃肿官僚机构的存在。坦桑尼亚的社会主义实验——乌贾玛——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西方捐助者,尤其是北欧国家,热情支持这一倡议,在二十年间向坦桑尼亚投入了约100亿美元。尽管得到了广泛支持,结果却惨不忍睹。1973年至1988年间,该国经济平均每年收缩0.5%,而人均消费则暴跌43%。外国援助不仅没有促进繁荣,反而助长了经济管理不善,并加深了坦桑尼亚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此外,乍得-喀麦隆输油管道项目进一步说明了外国援助为何经常因不良管理和腐败而失败。最初,该项目因其透明度受到赞扬,法律规定85%的石油收入必须分配到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等关键领域用于减贫。然而,管理不善很快破坏了这些努力。截至2000年,即石油开采开始仅一年后,乍得政府已将最初的2500万美元石油奖金中的450万美元转用于军事支出。2003年,随着管道建设完成和收入激增,财政纪律继续恶化。到2006年,政府修改了1999年的收入管理计划,扩大了自由裁量支出。这导致资金滥用更加严重,军费开支是健康、教育和社会项目总支出的4.5倍。腐败变得如此猖獗,以至于到2008年,世界银行别无选择,只能终止对该项目的参与。
这一案例凸显了一个事实:当资金流向缺乏强大机构的政府时,通常会巩固腐败而非促进发展。海地提供了另一个关于外国援助如何未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警示故事。特里·巴斯在《1957-2015年海地国家建设失败与外国援助》中记录了数十亿美元的外国援助不仅未能稳定海地,反而加剧了政治不稳定、腐败和经济停滞。该国仍然高度依赖国际援助,但其治理体系依然薄弱,经济增长微乎其微。
2010年地震后,大量外国援助旨在帮助重建海地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然而,由于缺乏透明度和政府效率低下,许多援助被错误分配。国际非政府组织而非当地机构控制了大部分救援工作,进一步边缘化了海地领导层并削弱了国家能力。援助不仅没有促进长期经济韧性,反而助长了依赖和管理不善。即使在地震之前,几十年的外国援助对改善海地的经济前景几乎毫无帮助,因为薄弱的制度和糟糕的治理阻止了资金的有效使用。海地案例体现了更广泛的趋势:当援助给予制度脆弱且治理不佳的国家时,它只会加剧现有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如果赔偿金被引入具有类似治理挑战的前殖民地,几乎没有理由相信它们会被更有效地使用,就像过去的外国援助一样。与其重蹈海地的覆辙,政策制定者应关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斯坦利·恩瓦尼在其《外国援助-经济增长互动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证据》一文中认为,人力资本发展而非外国援助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恩瓦尼解释说,外国援助并未刺激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长,而是助长了对外部援助的过度依赖,削弱了主动性。然而,人力资本的负面效应被部分缓解。
同样,奥姆贝·特卡姆和他的同事在他们的论文《分析外国援助对工业化的影响:来自非洲的证据》中表明,援助流动对非洲工业化的影响很小。作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更为重要,因为它赋予人们在工业社会中运作所需的技能。此外,经济自由化和有利于商业的政策也是工业扩张的重要驱动力。
牙买加的例子很有启发性。尽管自1975年以来从欧盟获得了超过15亿欧元的援助,但该国一直面临停滞和经济管理不善的问题。只有通过市场驱动的改革——如减少贸易壁垒、改善财政纪律和放宽商业监管——牙买加才开始看到经济表现上的实质性改善。牙买加的成功并非孤立案例。卢旺达——另一个经历了显著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明确的例子,证明改革比援助更重要。
卢旺达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复苏并非得益于外国援助,而是得益于强调教育、创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在保罗·卡加梅总统领导下,卢旺达优先考虑经济自由,简化官僚效率低下,改善产权——这些都是外国援助单独无法实现的因素。例如,卡加梅政府通过允许农民自由与全球买家交易来解除咖啡行业的管制。
要求赔偿金的呼吁基于一个错误假设,即金融转移将改善前殖民地的经济前景。然而,数十年的外国援助计划证据表明,此类资金往往导致依赖、管理不善和停滞,而非持续增长。正如牙买加和卢旺达所见,经济自由化、人力资本投资和创业进展才是发展的真正动力。前殖民地的政策制定者不应追求模仿外国援助失败的赔偿金,而应专注于促进市场的改革,使人口能够独立创造财富。历史表明,繁荣是通过经济自由和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通过前殖民大国的永久性财务转移。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