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低空经济”中,飞行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有望实现
快速阅读: 《航空专业人士》消息,中国公司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生产飞行汽车的企业。这种飞行汽车可从六轮厢式货车后备箱展开,预计将在2025年10月开始建造工厂,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这将是全球首款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的此类车辆。然而,飞行汽车面临政策、法律和认证等挑战,包括官方认证、起飞规定及驾照要求。低空经济发展被视为中国的新兴行业,政府正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一家中国公司力争在2026年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生产飞行汽车的企业,随着该国加大发展“低空经济”的力度。这款未来感十足的交通工具——一种从六轮厢式货车后备箱展开的“陆空航母”乘客无人机——由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子公司开发。理论上,用户可以自己开车到起飞地点,拆卸无人机,然后登机并继续空中旅程。这有望缩短旅行时间,并使偏远地区更易到达。这将成为一个迅速增长的行业的一部分——包括无人机配送和直升机空中穿梭服务——据行业协会估计,到2025年该行业价值将达到约一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40亿新元),到2030年将超过三倍。小鹏汽车的产品——价格不超过两百万人民币,车内可坐四人,无人机内可坐两人——在202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试飞,并据报道已收到约三千份意向订单。该公司于2025年10月破土动工,工厂建成后每年将有能力生产一万辆飞行汽车,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2026年,小鹏计划首次大规模生产我们的模块化飞行汽车,”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3月8日对记者说。他补充说,公司希望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并随后开始交付,以回应《海峡时报》的问题。他说,这将使该公司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和交付此类车辆的公司。
这一乐观预测是在中国正在进行的年度议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在这些会议上讨论了国家优先事项。今年,人工智能(AI)和新兴产业在中国两会中占据了中心位置,因为中国正因本土突破性AI初创企业深势科技而感到自豪,并准备在这个领域与美国进行更激烈的竞争。“低空经济”就是政策制定者希望发展的这样一个产业。这个涵盖广泛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千米以下空域进行的经济活动。商业飞机通常在九千米以上的高空巡航。中国是全球最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的所在地,已经推出了使用场景,包括无人无人机可以将食物送到指定收集点或在作物上喷洒农药。空中穿梭路线——主要由直升机运营——也已就位。服务于此功能的乘客无人机或飞行出租车也在试验中。发展低空经济一直是中国的优先事项。它被称为“新的增长引擎”,并在2024年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2025年的报告中再次提到,将其视为新兴行业,中国希望促进其“安全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政府部门和地方当局加强了制定法规和发展支持行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努力。同时,从小鹏汽车到国有广汽集团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将飞行汽车推向市场。小鹏汽车的何先生表示,推广飞行汽车的道路仍然“相对较长”,最大的困难之一是需要必要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目前,我看到了很多问题,”他说。这些问题包括飞行汽车作为道路车辆和航空器的官方认证,以及如何起飞的规定和谁可以驾驶它的执照。何先生在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培训和认证乘客无人机飞行员的建议。他表示,首批飞行汽车可能仅限于短距离飞行,主要用于旅游或短途救援任务。在3月6日举行的南方广东省分组讨论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提出了加速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他表示,该行业的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他呼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汽车起降点的建设,并开放更多空域资源,以及其他支持行业发展的措施。
中国政府似乎将进一步加快制定和实施该行业的政策。去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规划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部门。民用航空法的修订也在进行中,包括为该行业所需的空域做准备。监管挑战是最大的障碍,但将飞行汽车变为现实并不遥远,“因为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深圳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宋丁告诉《海峡时报》。他还表示,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将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主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