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报道因政治路线而异
快速阅读: 《心理邮报》消息,近期研究发现,韩国保守派和进步派报纸对人工智能报道角度不同,分别侧重利益与伦理问题。保守派媒体如《朝鲜日报》强调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进步派媒体如《韩民族日报》更关注隐私风险和就业流失。这种差异影响公众和政策讨论。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媒体立场如何塑造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不要错过!关注PsyPost在Bluesky的账号!
最近一项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评论》的研究发现,韩国保守派和进步派报纸对人工智能问题的报道角度不同,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保守派媒体倾向于强调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利益和进步,而进步派媒体则更频繁地关注伦理问题和风险。这些不同的报道方式影响了公众的理解,并对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讨论产生了影响。
由于公众和政治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日益增长,进行了这项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解媒体如何呈现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媒体报道塑造公众舆论,并影响社会对待技术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决策。
鉴于韩国在全球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及其政治化的媒体环境,研究人员意识到有机会探索媒体党派偏见如何影响人工智能新闻的报道。研究团队旨在识别保守派和进步派报纸在报道人工智能话题时的不同角度,希望为这些差异带来的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提供见解。
为了进行她的分析,来自韩国大学的张美英(Mikyung Chang)研究了韩国两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每家报纸代表一种独特的政治意识形态。他们选择了代表保守观点的《朝鲜日报》和以进步视角著称的《韩民族日报》。张收集了从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之间发布的684篇文章,重点关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话题,如ChatGPT和生成型人工智能。这个日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标志着ChatGPT的公开发布,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关注和辩论。
在排除了与人工智能无关或关联较少的文章后,张将样本缩小到584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两名训练有素的编码员独立分析了每篇文章,根据两个主要的价值框架对其进行分类:一是“发展”框架,强调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等积极方面;二是“危机”框架,突出伦理问题、风险和潜在负面影响。张通过详细的编码标准和验证编码员之间的一致性确保了准确性。
分析结果显示,韩国保守派和进步派报纸在报道人工智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保守派媒体,以《朝鲜日报》为代表,主要使用“发展”框架。他们强调人工智能的积极方面,指出技术进步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生活质量改善和竞争力提升。保守派报纸经常将人工智能描绘成一个充满希望的机会,指出其可能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改善医疗和教育。例如,文章强调生成型人工智能如何显著提高经济产出、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并促进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创新。
相比之下,进步派媒体,以《韩民族日报》为代表,更倾向于使用“危机”框架。进步派的报道经常涉及围绕人工智能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隐私风险、就业流失、伦理困境以及虚假新闻和操纵的危害是常见主题。文章经常讨论人工智能生成虚假新闻和隐私侵犯的可能性,以及自动化和生成型人工智能导致的就业流失。进步派媒体还强调了对人工智能依赖增加的担忧,并呼吁社会准备和适当的监管。
保守派和进步派媒体之间报道方法的差异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意识形态优先事项。保守派媒体似乎倾向于保持公众乐观情绪,支持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观点。相反,进步派媒体强调谨慎、责任以及解决潜在伦理和社会问题的必要性。媒体立场的这种划分表明了公共辩论的不同目标——保守派优先考虑技术进步,而进步派则关注公平发展和防止潜在负面后果。
张强调,这种媒体立场如何影响公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决定他们是否认为这些技术有益还是有害。通过强调特定方面,媒体立场可以塑造公众舆论,并影响社会和政策制定者对技术革新的反应。
“这项研究提供了对媒体如何塑造公众对新技术看法的广泛理解,并可以启发未来的相关研究来调查其他技术先进国家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人工智能报道的党派特征和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公众的看法和行为意图。”她总结道,“通过探索不同地缘政治背景下媒体对人工智能问题的报道,此类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全球人工智能讨论的理解,并有助于制定解决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策略。它还可以通过有效的科学传播手段为全球监管指南和政策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发现与美国进行的研究一致。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自由派倾向的媒体相比保守派媒体对人工智能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强化社会偏见。即使考虑到分析深度和真实性等因素后,这种在人工智能报道中的党派分歧依然存在。这项名为《媒体的党派立场是否影响人工智能议题的报道?对人工智能议题的媒体报道分析》的新研究于2024年9月2日发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