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启 TVD-10 发动机生产,对自 1947 年以来服役的 An-2 双翼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称,自安-2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被俄罗斯军队用于运输、空降训练等任务。该机型在苏联时期广泛服务于空降部队,苏联解体后仍继续服役。安-2绰号“安努什卡”和“库库鲁兹尼克”,由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发,至今已生产超过18,000架,出口至26个国家,并在多国服役。它是单引擎双翼飞机,配备舒韦佐夫ASh-62IR发动机,最高时速258公里,最大起飞重量5,500公斤。
自安-2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被俄罗斯军队使用,承担运输、空降训练及其他后勤任务。在苏联时期,它被广泛用于空降部队,专门的中队被分配给第106、105、104、7、103、76和31近卫空降师。苏联解体后,该飞机继续服役,继续执行空降训练任务。2024年,俄罗斯空降兵部队的新兵们在图拉地区的克洛科沃机场从安-2上进行了跳伞。人员使用了D-10主降落伞和Z-5备用降落伞,在大约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下,从1000米的高度跳下,间隔三秒一次。这次包括跳伞训练和战术演习的训练共完成了超过500次跳伞,由图拉近卫空降团完成。安-2在俄罗斯绰号“安努什卡”和“库库鲁兹尼克”,北约则将其称为“寇蒂斯”。它是应苏联林业部需求开发的,以取代波利卡尔波夫Po-2飞机。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奥列格·安东诺夫的领导下设计了这架飞机,原型机最初被定名为SKhA-1,于1947年8月31日首飞。测试持续到1947年和1948年,该飞机正式服役时被命名为安-2。它被用于农业、运输、空中灭火和空降行动。一些飞机的飞行时间已超过20,000小时。安-2的生产发生在多个地点,1947年至2002年间共生产了超过18,000架。初期在基辅第473工厂生产,随后在波兰WSK PZL-梅莱茨大规模生产,1960年至2002年间生产了约11,915架。在中国,该机型被命名为运-5,一些资料显示生产仍在继续。该飞机出口到了26个国家,并继续在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国家服役。截至2012年为止,俄罗斯有1,580架安-2飞机处于运营状态,其中322架被认为适航。其他机队包括哈萨克斯坦的290架、乌克兰的135架、乌兹别克斯坦的143架、土库曼斯坦的89架、白俄罗斯的82架、阿塞拜疆的63架、吉尔吉斯斯坦的30架、摩尔多瓦的13架和亚美尼亚的6架。安-2是一款单引擎双翼飞机,采用支撑翼配置,由一台功率为1,000马力的舒韦佐夫ASh-62IR星形发动机提供动力。其最高速度为258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18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4,500米。起飞滑跑距离为235米,着陆滑跑距离为225米。上翼展长18.17米,下翼展长14.23米,总翼面积为71.52平方米。安-2的空重介于3,400至3,690公斤之间,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500公斤。它配备了在低速时自动展开的襟翼,能够在低至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保持可控飞行。该飞机既用于民用也用于军事,继续在需要短距起降能力的地区运行。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