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无人机袭击避难所后紧急工作完成
快速阅读: 《世界核新闻》消息,2025年3月7日,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宣布,切尔诺贝利巨型避难所绝缘层内的余火清理工作已完成,辐射水平正常。无人机袭击导致新安全壳屋顶受损,但辐射监测未发现异常。新安全壳旨在允许拆除旧遮蔽物并管理放射性废物,设计寿命10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调查无人机袭击事件,未明确责任归属。
星期五,2025年3月7日,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表示,三周前被无人机袭击的切尔诺贝利巨型避难所绝缘层内余火的工作已经完成。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辐射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
2月14日,无人机袭击两天后,新安全壳屋顶上的工作人员(图片来源: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据乌克兰排除区管理局称,将继续进行热成像监测,应急人员包括攀爬者将留在现场待命。该局表示,下一步将是分析拱形新安全壳的损坏情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运营商表示,无人机在拱顶外部覆盖层上造成一个15平方米的洞,缺陷影响面积达200平方米,一些接头和螺栓也受损。在周三的最新更新中,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当天未检测到余火,并且其专家进行了自己的辐射监测——“迄今为止,所有监测结果均显示,现场测量的辐射水平没有增加,也没有检测到异常读数”。
新安全壳是什么?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在事故中被摧毁(您可阅读更多关于它的信息在世界核协会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信息论文中),几个月内建成了一座临时遮蔽物来包裹受损的机组,使核电站其他机组能够继续运行。它仍然包含反应堆熔融的核心和大约200吨高放射性物质。然而,它并未设计用于长期使用,因此建造了新安全壳——有史以来最大的可移动陆地结构——以覆盖更大的区域,包括原始遮蔽物。新安全壳跨度为257米,长度为162米,高度为108米,总重量为36,000吨,设计寿命约为100年。它是在附近分两半建造的,然后通过专门建造的轨道移动到当前位置,于2019年完工。它在主钢结构周围有两个内部和外部覆盖层,相距约12米,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该事件中两者均已受损。
新安全壳旨在允许最终拆除1986年的临时遮蔽物,并管理放射性废物。它还能承受从零下43摄氏度到正4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三级龙卷风以及里氏6级地震。据世界核协会称,密封的新安全壳允许工程师远程拆卸自事故发生后几周以来一直保护反应堆残骸不受天气影响的1986年结构。这将使最终移除反应堆建筑底部含燃料材料的任务成为可能,并对其进行表征、压缩和包装以供处置。这一任务代表了消除现场核威胁的关键步骤——也是拆除工作的真正开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面约130公里处,与白俄罗斯边境以南约20公里处。核电站周围仍有30公里的隔离区,尽管一些地区已逐步重新定居。该核电站在苏联时期建造,事故后其他三个反应堆继续运行,直到2000年12月3号机组停止运行。
当俄罗斯在2022年2月发动对乌克兰的入侵时,迅速控制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部队一直驻扎在那里,直到2022年3月31日撤出,控制权交还给乌克兰人员。随着战争持续,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在该地点派驻专家,寻求确保该地点的安全和安保。
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也在乌克兰的三个运营核电站和自2022年3月初起由俄罗斯军队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派驻。乌克兰指责俄罗斯是无人机袭击的幕后黑手,而俄罗斯否认对此负责,并指责乌克兰。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战争期间没有将责任归咎于任何一方,在去年4月联合国的一次记者会上,总干事格罗西解释说,特别是在涉及无人机的问题上,“我们不是评论员。我们不是政治投机者或分析师,我们是一个国际检查机构。为了这么说,我们必须有证据,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攻击或弹药残骸或其他武器来自某个地方。而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