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 反馈促进学生写作:研究表明 AI 提高了清晰度、结构和参与度
快速阅读: 据《AZoAI》最新报道,2025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发布了一项由怀化大学、中南大学及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的研究。该研究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ERNIE Bot在中国大学生二语写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显示,ERNIE Bot能提供即时、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语言技能,但也存在依赖风险和技术理解局限等问题。研究建议教师探索与GenAI工具合作的方法,以发挥其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2025年3月4日一项新研究强调了通用人工智能反馈,特别是ERNIE Bot,如何通过提供即时、结构化且个性化的反馈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习者完善语言技能,并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应对学术写作的复杂性。研究: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与同伴反馈的比较分析。图片来源:Jirsak / Shutterstock名为ERNIE Bo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对学生非常有用,因为它能帮助他们改正语言错误,激发创意,评估内容清晰度,提供关于草稿结构的反馈,将语气从非正式转为学术,并添加如衔接词语等连贯元素。将GenAI工具整合到写作反馈过程中,有助于以深入和个人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信息,并增强其作为强大教育工具的能力,在支持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在2025年1月22日在线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怀化大学、中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NUDT)的研究团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使用GenAI反馈的情况。该研究由NUDT的陈旭川教授领导,探讨了学生们对这项技术的实践和看法。
在这项研究中,从参加中国某所中型公立大学为期16周英语课程的200名学生中选出了12名学生。志愿者的选择确保了性别多样性和不同语言水平的组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们被要求撰写四篇从300到500字不等的不同主题的文章,旨在挑战各种写作技能。完成每篇文章后,学生们被要求交换作品以获得同伴反馈。随后,学生们还通过向ERNIE Bot AI提交原始文章并使用合适的提示词来寻求GenAI反馈。收到同伴和ERNIE Bot的反馈后,学生们被要求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多个来源,包括每个参与者的写作草稿、同伴的评审、与ERNIE Bot的聊天记录以及半结构化访谈。每次在接受同伴和GenAI的评审后,参与者都会接受20到30分钟的访谈。访谈记录被用作主要数据源,然后与其他数据源相关联。数据随后使用归纳和演绎的主题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
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GenAI反馈在技术、教育和社会方面的关键优势。他们特别强调了技术上的好处,包括反馈的及时性和个性化;教育上的优势,包括其作为作文编辑器和响应式导师的角色;以及社会上的好处,包括其提供支持环境和互动过程的能力。此外,参与的学生们强调了GenAI反馈的全面教育功能。他们分享说,与GenAI的互动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学习机会,以提高语法和词汇量。研究员荣米教授建议:“与其完全禁止使用GenAI,教师可以探索与这些AI工具合作的方法,从而发挥它们的优势。”
研究人员还报告说,在二语写作学习中整合这些技术也存在自己的挑战。他们揭示了诸如终端用户有限的AI技能、可能导致自我学习受阻的依赖风险以及GenAI在理解人类情感方面的局限性等问题。研究员米玉丹教授表示:“我们的发现表明,同伴评审仍可与GenAI反馈同时使用。作为提供写作情感反馈的宝贵资源,同伴评审应保留用于提供情感表达的反馈。”
总之,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可能为更广泛的讨论提供答案,即在教育技术中使用GenAI的可行性。该研究也可能为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视角,以便利用GenAI的功能丰富二语写作成果,同时保持教育公平和同理心。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期刊参考:《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反馈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与同伴反馈的比较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DOI: 10.1177/20965311241310883,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20965311241310883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