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刚刚给了苹果有史以来最出色的 MagSafe 配件创意:在 MWC 2025 上动手实践
快速阅读: 据《Yanko 设计》最新报道,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小米展示了模块化光学系统,通过磁吸式外部镜头解决智能手机摄影的物理限制。该系统配备1亿像素传感器和35mm f/1.4镜头,支持实时高质量图像传输和手动控制,有望实现更薄手机设计并拓展新配件生态。
小米刚刚为苹果提供了一种重新发明磁吸式充电(MagSafe)的新方式——但这次不是为了充电。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我看到了一个概念,它可能彻底重新定义智能手机摄影:小米的模块化光学系统。它解决了智能手机相机的最大限制——小传感器和受限的光学系统——通过将光学系统外包给一个可以通过磁力连接的外部镜头来解决。
小米将光学系统外包给一个可以通过磁力连接的外部镜头,该镜头通过磁力连接,凭借小型弹针实现完美的对齐和电源传输,让手机处理计算工作,而镜头则承担主要任务。你的手机已经是一个强大的设备。它运行着AI增强的计算摄影,以毫秒级的速度处理RAW图像,甚至可以实时稳定地录制4K视频。唯一限制它成为真正专业相机的因素是物理限制。传感器需要空间,高端镜头也不适合口袋。这就是小米解决方案的用武之地。通过将传感器和光学系统分离成一个模块化附件,该系统实现了两全其美的方法。你获得了专业级别的光学效果,并且拥有AI驱动的后期处理能力,而且不会让你的手机看起来像是背着一块砖头。
设计师:小米
我在MWC测试的概念包括一个小米35毫米f/1.4镜头,配备了一个1亿像素的Light Fusion X型4/3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比目前任何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大一倍以上。光圈范围使其非常适合低光摄影,由于专用光学系统,无需人工生成肖像模糊。散景效果是真实的,由镜头自然产生,而不是通过经常难以处理复杂对象(如头发或眼镜)的边缘检测算法生成的。充分利用手机的计算相机应用程序,你可以进一步夸大这种散景效果,展示硬件和软件握手如何真正使这些相机手机在性能上超越单反相机或无反相机。
将镜头连接到手机的感觉就像安装了一个磁吸式配件。它通过磁力连接,凭借小型弹针实现完美的对齐和电源传输。但真正的魔法在于小米的专有激光链接技术(LaserLink),该技术使用近红外激光通信,在高达10Gbps的速度下传输图像数据。这足以实现实时照片捕捉、视频录制和计算增强,而没有明显的延迟。感觉就像使用内置相机一样无缝,但却具有专用系统的无可争议的质量。
一旦连接,相机应用会立即识别模块化镜头。在内置相机和可拆卸镜头之间切换只需点击一个图标。得益于内置电机,自动对焦工作流畅,但小米还包含了一个物理对焦环——这是摄影师会欣赏的功能。在专业模式下,我可以完全手动控制快门速度、ISO和白平衡,感觉就像使用真正的无反相机一样,只是没有笨重的机身。RAW格式拍摄也是可用的,确保摄影师能够从拍摄中获得最多的细节。
该系统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对智能手机设计的影响。将传感器和光学系统移到外部模块后,旗舰智能手机不再需要巨大的摄像头凸起。近年来,超大摄像头模块的趋势使得手机变得更厚,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时甚至与无线充电不兼容。小米的方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上,这可能导致更薄、更平衡的手机设计,同时给予用户仅在需要时附加高端镜头的灵活性。
这种模块化系统的意义不仅限于摄影。激光链接的高速数据传输和磁性连接系统可能为新的配件生态系统铺平道路。想象一下,安装一个外部稳定器、专业级麦克风用于视频录制,甚至是受益于低延迟连接的游戏配件。尽管小米尚未宣布任何额外模块,但潜力显而易见。
当然,模块化手机概念之前已经被尝试过,但成功程度不一。LG的朋友模块、摩托罗拉的MotoMods和谷歌的Project Ara都旨在引入可互换组件,但从未获得大众采用。CMF手机也曾尝试涉足模块化,但它更像是开源而非真正创建一个技术模块生态系统。小米的方法感觉不同,因为它并不试图使整个手机模块化——只是那些真正从中受益的部分。挑战将是用户是否愿意携带额外的镜头,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几乎不是问题。
目前,小米模块化光学系统仍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官方的发布日期或价格。但在MWC上测试后,我可以这么说:这是多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智能手机摄影创新之一。随着智能手机AI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将其与专业光学系统结合是非常合理的。这可能是迈向未来的一步,在未来,旗舰手机将不再受物理相机限制的约束,而是拥抱模块化以推动移动摄影超越我们曾经认为可能的极限。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