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 OLED?这位 DIY 爱好者免费用 Scrap 制作了一台高对比度电视
快速阅读: 据《Yanko 设计》最新报道,近年来,YouTube频道DIY Perks利用废旧液晶电视和投影仪,成功改造出对比度媲美OLED的显示器。他们通过拆解电视、改装投影仪并使用软件优化,解决了光晕等问题。尽管面临实用性挑战,此项目展示了巨大潜力,激励更多人探索创新。
近年来,电视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液晶屏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再到量子点,但从本质上看,电视的工作原理依然没变——像素以不同的颜色点亮,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新技术只是在尝试完善这个过程,使每个像素更小、更亮,同时也能更暗。然而,如果我告诉你,许多新技术可以通过重新利用旧技术来实现呢?
YouTube 频道 DIY Perks 以其将废弃的电子产品变成惊人创作而闻名,他们正是这样做的——将一台坏掉的液晶电视和过时的数字光处理投影仪改造成一个对比度可与 OLED 面板媲美的显示器。这本应是一个无法成功的实验,但在一些巧妙的工程设计下,它成功了。
这个项目始于一台老化的液晶电视,它的背光源已经失效,但显示屏仍然是完好的。旧液晶屏的问题在于它们无法产生深黑色,这是由于它们依赖始终开启的背光源造成的。现代 LED 电视通过局部调光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区域的背光源可以独立调节亮度。但由于分区数量相对较少,这种方法引入了所谓的光晕效应,即明亮区域会渗入黑暗区域。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拥有数千个独立调光分区的背光源,但这种精度的制造成本很高。
DIY Perks 没有接受这些限制,而是意识到高分辨率投影仪可能是缺失的关键部分。设计师:DIY Perks
乍看之下,用投影仪作为背光源似乎很荒唐。毕竟,投影仪的设计目的是在墙上投射图像,而非照亮液晶屏的背面。但即使是过时的 1024×768 投影仪也有超过 70 万个单独的像素,比高端电视中粗糙的 LED 调光分区精确得多。这个想法非常简单:拆解液晶电视,只留下裸露的显示屏,放置一块扩散片以均匀分布光线,并使用投影仪创建动态背光源,每个像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调光分区。理论上,这将完全消除光晕现象,并允许出色的对比度。
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拆解电视。通过仔细拆卸,脆弱的液晶屏从外壳中取出,放入一个定制框架以确保稳定。扩散片,原背光源中最厚的部分,被保留下来以确保光线均匀分布。投影仪本身也需要改装。通常情况下,DLP 投影仪通过旋转彩色轮将白光分解成彩色,但在这个构建中只需要纯光,因此去除了彩色轮。这一简单的改动大大提高了亮度,确保足够的光线到达液晶屏以形成可用的图像。
初次测试虽有希望,但仍存在问题。投影图像与液晶屏的对齐不完美,导致鬼影和其他瑕疵。这就是软件处理派上用场的地方。使用 OBS Studio(一款常用于直播的免费视频编辑软件),DIY Perks 应用了一个亮度键滤镜来创建亮度图,确保只有暗区接收减弱的背光源。还添加了一个光晕滤镜,以柔和地扩展照明区域,减少对齐问题。经过这些调整,系统突然表现得异常出色。黑色更深,高光保持清晰,屏幕呈现出类似 OLED 的效果,尽管是由废弃组件组装而成。与现代 LED 电视的侧面对比显示了改进之处。虽然 DIY 屏幕无法与 LED 面板的亮度相匹敌,但其黑色水平更优。对比强烈的场景看起来更干净,没有可见的光晕。在黑色背景上简单的白色光标展示了背光源的精确性,能够准确追踪每一个光点。
改进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障碍是实用性。标准长焦投影仪需要放置在屏幕几米后,使得将其整合进普通客厅变得困难。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改用短焦投影仪,它可以紧挨着电视放置。另一种选择是使用镜子,通过天花板上的镜子将光线反射到电视后面的第二面镜子,从而让投影仪可以壁挂安装。虽然这并非最优雅的设置,但它使概念更具可行性。
除了这个概念验证之外,还有更大的改进潜力。使用多个投影仪可以增加亮度,使显示器在白天更实用。更换投影仪灯泡为 LED 可以提高效率和色彩准确性。鉴于实验空间如此之大,DIY Perks 已经将其讨论开放给论坛和 Discord 社区,鼓励其他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考虑到这个项目从如此简陋的起点已取得如此大的进展,思考接下来的发展令人兴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