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在所谓的“无人机之年”扩大了无人机的武器库
快速阅读: 据《缅甸民主之声》最新报道,2月25日,两架疑似“自杀”无人机袭击了克钦独立军总部,未造成人员伤亡。此类无人机曾在克伦邦和若开邦使用,载荷较小。缅甸政权在2024年成立了专门负责无人机作战的部门,并计划2025年为“无人机年”。此外,政权还使用有人驾驶的动力滑翔伞进行攻击。抵抗力量因难以获取军用级干扰设备而难以对抗无人机威胁。
2月25日,两架疑似“自杀”无人机袭击了位于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以南约72英里(115公里)的克钦独立军(KIA)总部莱扎。KIA发言人娜布女士告诉美国之音(VOA),他们听到了两次袭击,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并补充说这是自1月24日以来第二次对莱扎的“自杀”无人机袭击。“自杀”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UAV),设计用于携带爆炸物或其他有效载荷并故意撞击目标并在撞击时引爆。当地克钦媒体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据称袭击莱扎的照片,一段视频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1月16日,一架无人机还袭击了克伦邦比林镇塔加杨村的一所中学,学校被摧毁,但克伦民族联盟(KNU)报告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些无人机首次出现在12月阿萨姆军(AA)与政权部队在阿拉干(若开)邦西部地区军事指挥部(RMC)总部作战期间发布的视频中。自由缅甸游骑兵,一个在缅甸抵抗控制区运营的人道援助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被毁无人机的照片。“从回收的部分无人机来看,它具有与中国无人机‘向日葵200’相同的配置,而后者本身就是伊朗‘沙希德136’无人机的复制品,该无人机在过去两年乌克兰战争中被俄罗斯使用,”简氏防务周刊的安全分析师兼特约撰稿人安东尼·戴维斯告诉DVB。
2024年,政权在其国防部下建立了专门从事无人机作战的部门,戴维斯表示,现在他们将2025年称为“无人机年”。政权开始将其在国内制造的无人机部署到14个RMC中的12个,另有两个仍由抵抗力量控制,因为阿萨姆军于12月20日在阿拉干邦安镇夺取了西部RMC,而缅甸民族民主联盟军(MNDAA)于8月3日在北部掸邦腊戌镇夺取了东北部RMC。但戴维斯补充道,政权制造的无人机比中国版本小得多且技术上不那么复杂。“向日葵200”可以携带约40公斤的载荷。根据戴维斯的说法,由于政权无人机在克伦邦造成的破坏,其载荷可能只有5公斤。“政权从中国购买了2000至3000架农业无人机、四旋翼和六旋翼无人机,并在中国梅提拉空军基地的帮助下发展了武器化的能力。大多数任务都是由它们执行的,”戴维斯说。
克伦尼民族防卫军(KNDF)告诉DVB,抵抗力量无法对抗政权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因为它们可以从前线部署。“获取、购置乃至接触军用级无人机干扰设备对我们来说极为困难,”KNDF副指挥官毛菲泰凯告诉DVB。克伦尼州卡扬民族军(KNA)成员巴科内告诉半岛电视台英文版,军用无人机可以在1500至2000米的高度飞行,超出反无人机干扰器的范围。无人机是否会在战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仍有待商榷。KIA报告称,在12月4日开始争夺克钦邦八莫镇控制权的战斗中,政权无人机发动了攻击。尽管如此,由KIA领导的抵抗力量成功于2月20日俘获了政权的轻步兵营(LIB)236。争夺八莫最后政权前哨站——军事行动指挥部(MOC)21的战斗仍在继续。“[军队]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机,但针对的是全国各地的不同力量——不同的人民防卫军和不同的武装民族团体——因此很难集中发挥这种程度的效果,”戴维斯补充道。
一个名为联邦翼的抵抗组织,专门从事无人飞行器(UAV)和无人机技术,宣布已准备好为任何反对2021年军事政变并希望利用无人机攻击政权力量的势力提供技术支持。除了自身不断增加的无人机使用外,政权现在还部署了有人驾驶的动力滑翔伞来攻击曼德勒、马圭、实皆、勃固和伊洛瓦底地区的抵抗力量。根据戴维斯的说法,自今年年初以来,记录在案的攻击事件大约有25起。“动力滑翔伞在低成本生产、机动性强、操作简便、延长飞行时间和重载重量(15公斤或更多)方面提供了显著优势。滑翔伞还能有效规避反无人机干扰技术,”他在简氏防务周刊的最新报告中写道。
DVB联系了民族团结政府(NUG),询问关于政权日益增加的无人机和动力滑翔伞在攻击抵抗力量方面的使用情况。但未收到回复。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