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者口吐白沫,想用 AI 瓜分你的工作
快速阅读: 《未来主义》消息,Mercor是一款由年轻创始人开发的人工智能招聘平台,通过无监督算法匹配求职者和岗位,推动零工经济的发展。该平台被投资者看好,估值达20亿美元。然而,此举引发担忧,因为它可能削弱工人权益,使全职工作碎片化。Mercor的主要劳动力来自印度,这加剧了全球劳工市场的不稳定。
如果我们把工业社会诞生时与祖先的联系归纳为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自动化的焦虑。那时是铁路大亨推动了机械化织布机的发展——而现在则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创办科技初创公司。认识Mercor:这款软件可能决定你能否得到下一份工作,或者最终加入失业大军。至少,这是那些财大气粗的投资者所期望的。在最近的一轮融资中,他们向这家初创公司投入了一亿美元。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Mercor的估值飙升至高达二十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了解到这家初创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二岁。
Mercor是一款人工智能人力资源平台,它能够匹配求职者和工作岗位,甚至自动化面试过程。该公司声称要“解决资本主义最棘手的问题:将人类能力最大化利用”。听起来合理,但其“匹配”是由无监督算法完成的,而所谓的“最大化利用”实际上是指临时合同工。Mercor上发布的大多数职位都是零工经济,这是一个用来美化词汇不稳定合同劳动的术语,这种用工方式由优步等公司推广开来。调查显示,零工工人面临的经济困难甚至超过低薪快餐业工人,美国近十分之一的零工工人每小时收入低于联邦最低工资标准七点二五美元。零工工作通常对应灵活的服务工作,如接送乘客、送餐和购买杂货。但Mercor的首席执行官,二十一岁的布兰登·福迪,希望将更多传统稳定的职位分解成可承包的部分——简直了,他的整个商业模式都押注于此。“随着我们向更加碎片化、类似零工的工作模式转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正在改变,”福迪告诉TechCrunch,“每个项目都应该由最适合的人来处理,而不是随便哪个在职人员。”
想到由人工智能控制就业市场就令人作呕。但将全职工作拆分成零工则是一个特别阴险的目标,这将损害工人好不容易赢得的权利。零工工人通常独自工作,从不与其他同一家公司雇佣的工人接触。这大大降低了他们联合起来争取更高工资、福利或法律保护的风险。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初创公司创始人常推崇零工工作作为解放——做自己的老板!——以及未来工人工作方式不可避免的下一步。在幕后,他们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立法倡议,以逃避提供最低工资、工伤补偿和加班费等麻烦福利的责任。当然,在推动工作零工化方面,科技公司走在前列。为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任何优势,大型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外国合同工来弥补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代价是牺牲美国的技术岗位,让肯尼亚等地的低薪工人受苦。例如,谷歌去年在工会运动期间解雇了四十名国内YouTube音乐工作者,取而代之的是印度的分包商。尽管Mercor的野心超越了科技界,但它目前看起来是大型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分包管道中的重要一环。据TechCrunch报道,该公司的主要劳动力池在印度。迄今为止,它已经处理了超过四十六万名申请者——这些主题专家希望抓住像“金融专家”或“STEM博士智能分析师”这样的零工机会,这些不过是委婉的说法。目标当然是,这些人工智能管理者最终会让自己变得多余,届时分包公司会突然停止运营,让他们连曾经那点微薄的工资也失去。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怪圈:人工智能巨头削减美国的全职岗位,利用Mercor这样的人工智能平台将这些岗位变成零工工作,然后把这些临时工作推给世界各地的绝望工人。随着科技CEO们继续按利润驱动的愿望重塑劳动力市场,或许现在该问一句:我们的祖先会怎么做?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