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和 DeepSeek AI 员工部署在深圳,实现智能基层治理
快速阅读: 《人民日报》消息,深圳利用人形机器人和AI技术加强基层治理。南山区有人形机器人担任网格员和警务人员,福田区则部署了70名AI公务员。这些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执行复杂任务,如巡逻、文档处理和应急管理。AI技术的应用使基层工作人员能更专注于需要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任务。
首页 >> 深圳部署人形机器人和深探AI员工助力基层治理 记者 沈盛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2025年2月18日 09:55
人工智能(AI)机器人在深圳,中国南部广东省,正在受到关注。南山区现在有一名人形机器人担任网格化社区工作者,另一名人形机器人则担任警务人员。由深探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AI技术正在福田区用于提升行政管理和改善公共服务。
周一,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触电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1.38米(约4.53英尺)高的人形机器人穿着网格化社区工作者的制服协助巡逻和检查街道。与此同时,另一名人形机器人担任警务人员,与警察握手并向人群挥手致意。
这些机器人由深圳引擎AI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周一,该公司代表向《环球时报》表示,视频中展示的机器人是公司推出的三款人形机器人之一。最新版本PM01配备了优化算法,以提高稳定性和现实世界性能。
据深圳政府网站报道,在春节期间,配备警用装备的人形机器人陪同警察在街头巡逻。PM01身高1.38米(约4.53英尺),重约40公斤,拥有24个自由度(DoF),达到每秒两米的速度。腰部装有320度旋转电机,使其能够执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公司代表向《环球时报》表示,该机器人具备两种行走模式:机械步态和自然人形步态。
这并不是第一次使用机器人进行基层治理。此前,一名身高170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在深圳街头敏捷流畅地行走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山区政府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这款名为SE01的机器人也是由同一家公司开发。据引擎AI机器人技术公司介绍,SE01可以执行蹲下、做俯卧撑、旋转、抓取和跑步等类似人类的动作。它在全球首次成功克服了实现自然、类似人类行走运动的挑战。这一突破消除了其他机器人常见的小步伐、弯曲膝盖和跺脚动作,实现了更加平稳、快速、稳定且优雅的步伐——使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行动能力。
许多网友惊叹道:“机器人的行走姿态如此自然逼真!”有人指出,作为面对公众处理复杂任务的网格员,使用机器人进行社区网格管理确实很有帮助。机器人可以缓解基层治理的人力负担。众所周知,传统基层治理往往需要大量人力。引入AI和机器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力劳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周一告诉《环球时报》,这使得基层工作人员能更专注于需要人类智慧和情感投入的任务,如社区关怀和冲突解决。“这允许基层人员更多地投入到需要人类智慧和情感投入的任务中,如社区关怀和冲突解决,”王鹏补充道。
深圳福田区雇佣的70名深探驱动的“AI公务员”是智能基层治理的另一个例子,根据周六发布的声明,其文档格式修正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这些AI员工基于全尺寸深探R1模型构建。70名数字员工被部署在11个功能区域,提升了政府服务生态系统的效率,包括文件处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以及业务发展和招商引资。AI系统将个性化内容生成所需时间从五天缩短到几分钟。文档格式修正的准确率超过95%,审核时间减少90%,错误率保持在5%以下。据文章报道,借助这些数字员工,公共服务请求处理的准确性从70%提升至95%。安全合规AI助手将排练剧本生成效率提高了100倍。AI招商助手简化了企业分析和筛选,效率提升了30%。AI任务监督助手提升了跨部门任务分配效率80%,按时完成率提升了25%。
“数字员工可以显著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确性。他们可以全天候工作而不受生理限制,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王鹏说。
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这并不意味着AI服务会缺乏人性化。“当面对相同事实时,这些模型生成的回应既富有吸引力又贴合情境,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面,”他补充道。
(网页编辑:田一,梁俊)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