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新人工智能冷战及其对东盟的影响 – OpEd
快速阅读: 据《欧亚评论》称,DeepSeek的发布对美国构成战略挑战,削弱了对华AI制裁并激励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它降低了AI开发成本,引发美股市场动荡,导致英伟达市值大幅缩水。美国或将通过Quad和AUKUS等倡议加强与东盟的AI合作,而东盟国家需谨慎处理AI依赖问题,以保持技术自主权。
从美国的角度看,DeepSeek现象引发了战略警报声。它削弱了旨在限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国制裁,同时也激励新兴经济体(包括东盟地区)绕过美国的AI垄断。一家此前不太知名的中国公司最近发布了DeepSeek,这是一个开源且成本效益高的大型语言模型(LLM)。这一发布标志着全球AI格局的重大转变,因为它直接挑战了美国AI巨头如OpenAI(GPT)、Meta(源代码)和谷歌(双子星)的主导地位。开发独特AI模型的成本很高,特别是从零开始训练时。成本受基础设施、数据收集、训练时间、微调和部署等多种因素影响。DeepSeek也成功展示了,通过适当管理,高质量AI模型可以在传统成本的一小部分内开发出来。
DeepSeek的发布在美股市场引起了震动。领先的AI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单日市值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人们担心,低成本AI模型可能会降低对高端GPU的需求。其他主要科技公司,如微软、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Meta,股价也大幅下跌。美国采取了限制性技术策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如英伟达GPU,并禁止向参与中国AI发展的实体出口相关产品。作为回应,中国追求AI自立,这体现在DeepSeek模型的开发上。他们的LLM仅使用了2000块英伟达H800 GPU进行训练——尽管美国仍允许中国进口这些硬件,但性能受限。DeepSeek的成功显著削弱了美国试图打击中国AI生态系统的努力。中国没有直接采取类似的反制措施,而是选择了能有效规避美国技术封锁的替代方法。
如果东盟国家转向中国的AI生态系统,可能会稀释美国在该地区的数字影响力。因此,为了应对DeepSeek不断扩大的影响,美国可能会通过Quad和AUKUS等数字倡议加强与东盟的AI合作。它可能会扩大OpenAI和谷歌API对东盟初创企业的开放程度,并寻求实施AI治理框架,以隐含地限制中国训练的LLM不会主导其数字空间。虽然美国对此表示担忧,但对北京而言,DeepSeek不仅是一项技术成就——它也是一种地缘政治工具。中国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向东盟国家出口基于DeepSeek的AI模型,创建数字依赖,强化其在东南亚的技术主导地位。通过对抗主导全球讨论的西方中心化AI模型,中国可以将DeepSeek定位为一种“非西方”的AI选项。
历史上,东盟国家采取了一种战略平衡策略,避免完全倾向于美国或中国。然而,DeepSeek的崛起提出了新的战略选择。例如,柬埔寨和缅甸等已较多与北京结盟的国家,可以拥抱DeepSeek并将它整合到政府和企业级AI应用中。其他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可以通过AI伙伴关系推进。在这里,DeepSeek可用于低成本的AI应用,同时它们可以继续维持与美国在尖端AI研究方面的合作关系。这样,它将继续体现东盟在地缘政治中的“中立策略”。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可能会因担忧偏见、虚假信息和监控风险而抵制中国AI模型。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也可以采用类似欧盟的AI监管规定,确保中国训练的LLM不会主导其数字空间。
东盟国家必须全力投入才能完成开发自己的竞争性LLM的任务。他们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为此需在国内AI集群中大量投资云计算服务。此外,该地区国家可以创建针对本地语言定制的AI模型(如印尼语、马来语、泰语、高棉语或越南语)。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对英语训练模型的依赖。一个区域性东盟AI倡议可以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东南亚的本土LLM。通过DeepSeek,我们见证了AI地缘政治的根本性转变,使得在非美国主导的AI生态系统外实现成本效益的AI开发成为可能。这里我看到了东南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尽管DeepSeek现象降低了进入AI领域的门槛,使区域AI独立更加可行,但也可能在美国和中国在东盟内部的数字竞争中创造新的舞台。东盟政府将不得不谨慎处理AI依赖问题,确保他们不会过度依赖华盛顿或北京。如果东盟国家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将被动消费者转变为AI革命中的积极贡献者。但如果他们未能采取行动,可能会沦为美国和中国之间数字冷战的战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