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扩大H145M轻型战斗直升机编队
快速阅读: 德国接收首架H145M轻型战斗直升机,计划建立涵盖训练、攻击、侦察及特种作战的混合机队。空中客车提供七年支持,订单增至82架,强化后勤并维持生产线活力。
选择符合已经进行中的旋翼机发展路线。德国于2024年11月接收了首架配置为“轻型战斗直升机”的H145M,并正在建立一个涵盖训练、轻型攻击、侦察及特种作战支援的混合机队。空中客车确认了为期七年的支持框架,涉及最多82架直升机,而航空贸易报道指出,交付工作正在进行中,基础订单为62架,外加20架可选订单,目前这些订单正转为实际生产。这额外的20架飞机增加了采购量,简化了后勤保障,并保持多瑙沃特生产线的活力。
H145M是一款紧凑型双引擎直升机,由两台配备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FADEC)系统的赛峰阿瑞尔2E涡轴发动机驱动。空中客车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机型的最大巡航速度约为241公里/小时,标准油箱航程接近637公里,续航时间约为3.5小时。最大起飞重量为3800公斤,有效载荷接近1900公斤,吊索容量约为1600公斤,可容纳两名机组人员和多达十名士兵。这些性能指标对于分散基地部署、渗透-撤离任务以及快速重新配置以适应人员运输、伤员撤离和武装监视任务至关重要。
武器集成是H145M的核心优势之一。该机型采用空中客车的HForce模块化武器系统,能够逐步安装从弹药舱到制导效果的多种武器。行业测试已证明Spike ER2导弹在该机型上的集成能力,提供了超过70毫米制导火箭和吊舱式机炮之外的远程反装甲选项。对于一款轻型平台而言,这种组合以较低成本创造了可靠的精确打击范围,且物流足迹远小于重型攻击直升机。
军用版H145M兼容夜视镜,并围绕Helionix数字化座舱构建,配备四轴自动驾驶仪,有助于减轻机组人员的工作负担。空中客车还强调了防撞座椅、自封油箱和Fenestron封闭式尾桨等设计特点,这些都有利于操控性和信号管理。结合较小的旋翼直径和低噪音轮廓,这些特性在低空操作时有利于降低电磁辐射(EMCON)并实现突然袭击。
要理解这一操作效益,需要回顾德国当前的装备情况。德国空军已在劳普海姆基地部署了15架用于特种作战的H145M LUH SOF,该机队因其高可用性和任务灵活性受到赞誉。陆军则使用NH90 TTH直升机承担空中突击和通用任务,而传统的虎式UHT直升机在未进行MkIII升级的情况下正逐步退役,预计在未来十年内退出现役。在这种背景下,更大的H145M编队将取代复杂的攻击型库存,形成一支更轻便、数量更多、更易于维持且仍保留精确打击能力的部队。
战术上,增加20架直升机改变了旅级单位的计算。更多的H145M直升机可以提供真正的应急能力,用于护航、武装侦察和车队警戒,同时保持飞行员的训练和任务准备率。机舱的模块化设计支持KSK和其他特种部队的快速绳降装置、伤员撤离担架以及紧凑型光电转塔的快速安装,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当与可移动的IRIS-T SLM防空系统及其多功能雷达配合使用时,直升机部队可以获得保护伞,减少在前线加油和补给过程中遭受巡航导弹或自杀式无人机骚扰的风险。在德军服役中,IRIS-T SLM导弹电池通常与亨索尔特公司的TRML-4D有源相控阵雷达一同部署,该雷达能追踪超过1000个目标,跟踪战斗机的距离超过120公里。这种综合效应形成了更紧密的共同作战图景(COP)和识别的空中图像,为高层指挥所提供信息支持。
夜视设备的采购也是同一操作逻辑的一部分。10万套夜视设备的大规模采购计划覆盖机动部队、支援单位和训练机构,推动夜间行动从特殊技能转变为常规操作模式。合同价值约10亿欧元,不仅涵盖了光学设备,还包括培训和支持线,以培养适应持久夜间作业的一代士兵。采购的数量和供应商与本周发布的彭博社和路透社文件摘要相符。
在工业方面,该计划支持德国的国防工业和技术基础(BITD)。空中客车确保了在北约多国出口的机型上的多年生产量,有助于零部件库的建设和互操作性。亨索尔特公司因为空中防御雷达和光电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而受益,此次获得的夜视设备订单以及欧洲持续的TRML-4D订单将进一步促进其业务增长。直升机的工作份额、培训管道和通用航空电子架构减少了补偿措施,维持了技术劳动力基础,同时为国防部保持了可预测的成本。
柏林表明其在重新武装的道路上将保持一贯性,而非一次性激增。增加的直升机、IRIS-T SLM导弹以及大规模部署夜视设备,分别针对乌克兰战争和北约新力量模式暴露的不同缺口。虽然轻型武装直升机无法取代重型攻击机的所有功能,但它们增加了德国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军团级任务的存在感、节奏和韧性。结合盟友使用的H145系列和IRIS-T衍生产品,这一举措加深了互操作性,提高了任务响应速度,并加强了关键基础设施和机动部队的多层次防空能力。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