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考虑加入澳大利亚无人机防御系统对抗中国
快速阅读: 新西兰或加入澳大利亚建造的三层军事无人机墙,以抵御中国影响。该无人机墙覆盖范围广,成本低于F-35,将增强区域防御能力。新西兰国防战略也将重点发展无人机技术。
新西兰或可受益于澳大利亚建造的军事无人机墙,以抵御中国的影响。国防分析师表示,乌克兰提供了灵感,可能建设三层的空中和海上无人机墙。马尔科姆·戴维斯博士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文章中提到,如果盟友合作,澳大利亚平台可能会更加有效。“将新西兰的一层加入到澳大利亚的无人机墙中,这将非常有用。”他说,“例如,如果中国在西南太平洋建立前沿军事存在,新西兰的参与将非常有益。”这将有助于两国共同防御。
最远的空中覆盖范围可达海岸线外2800公里,可能由波音公司的“幽灵蝙蝠”无人机组成。尽管每架无人机的成本超过1000万澳元,比乌克兰的一些低成本创造要贵得多,但其成本仅为F-35战斗机的十分之一,并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戴维斯建议,在其后方部署第二层成本更低的拦截无人机。“它们将在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上空运行,拦截任何逃脱‘幽灵蝙蝠’的威胁。”他说,“这将是无人机墙的主力,需要大量廉价且一次性使用的平台。”
澳大利亚已在本国开发“幽灵蝙蝠”无人机项目投入10亿澳元,创造了数百个就业机会,并测试了无人机与战斗机协同作战的能力。戴维斯认为,新西兰也可以投资“幽灵蝙蝠”计划,重建固定翼空中作战能力,而不需要购买像F-35这样的战斗机。“新西兰可以与美国系统兼容,获取能与美国及其他伙伴和盟友如日本合作的能力,例如共享数据链、指挥和控制等。”戴维斯说。
无人机墙并非旨在挑衅中国,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我们并不是要在和平时期在国际水域击沉中国船只,但我们确实需要有能力监视他们的行动,保持监视,并在战时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利益。”戴维斯表示,“在这方面,加大对自主系统的投资以及类似无人机墙的概念尤为重要。”
新西兰新的国防工业战略将无人机列为仅次于太空的三大战略工业基地优先事项之一。国防部和空间局被要求制定关于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基础声明”。此外,新西兰国防军发布了招标书,设立技术加速器,识别、开发、测试并整合新兴技术到国防能力中。“许多有前景的创新被传统国防部门忽视,提议的加速器项目可以提供结构化和灵活的途径来接触这些创新。”招标书中提到。
戴维斯指出,无人机不会替代传统系统——澳大利亚计划购买日本的摩加米级护卫舰,新西兰也在考虑跟进,尤其是在本周马来西亚会议后。“我们讨论的是在海上和空中补充这些船只和战斗机的无人机。”他说,“你将拥有海面、海底和空中的力量,可能还会得到轨道卫星的支持。”
《简氏防务》报道,日本和新西兰已经开始政府间会谈,讨论改进的摩加米级护卫舰如何满足新西兰皇家海军的需求。戴维斯表示,乌克兰正在使用更小、成本更低的无人机。“目标仍然是相对于有人平台保持较低的采购成本,以便能够获得大量的无人机。”他说,“整个点在于形成规模。”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他认为相关军事伙伴尚未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这些系统,实现大批量低成本快速生产,那么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就能在这种来自中国的威胁面前大幅提高作战能力。我认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这一进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