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或加入澳无人机墙,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快速阅读: 3月28日,澳大利亚航展上展示“幽灵蝙蝠”无人机,新西兰或加入澳无人机防线抵御中国威胁。防线包括三层空中和海上无人机,成本低且具先进传感器,旨在监控中国行动,保护区域安全。
3月28日,澳大利亚国际航展首个公众开放日,皇家澳大利亚空军(RAAF)展示了一架名为“幽灵蝙蝠”的无人机。新西兰可能从澳大利亚建立的军事无人机防线中获益,以抵御中国的威胁。防务分析师表示,乌克兰提供了建立更大规模防线的灵感,这可能包括三层空中和海上无人机防线。
马尔科姆·戴维斯博士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撰文称,如果盟友合作,澳大利亚平台可能会更有效。“将新西兰层纳入澳大利亚无人机防线,可能会非常有用。”他说,“如果中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前沿军事存在,那么拥有新西兰成分将非常有用。”
最远的空中防线可达海岸线外2800公里,可能由波音公司的“幽灵蝙蝠”无人机组成。尽管每架无人机的价格超过1000万澳元,比乌克兰的一些低成本无人机昂贵得多,但其成本仅为F-35战斗机的十分之一,并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他建议,在此之后部署第二层更便宜的拦截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将在阿鲁法拉海和帝汶海上空运作,拦截任何逃避“幽灵蝙蝠”的威胁。
澳大利亚已在“幽灵蝙蝠”项目上投资10亿澳元,创造了数百个就业机会,并测试了无人机与喷气式战斗机协同作战的能力。戴维斯认为,新西兰也可以投资“幽灵蝙蝠”项目,重建其固定翼空中作战能力,而不必购买如F-35这样的战斗机。
除了与美国系统兼容外,无人机防线还可以与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伙伴的能力配合使用,例如共同的数据链路和指挥控制。“我们希望获得能够与美国以及日本等其他合作伙伴和盟友一起工作的能力。”戴维斯说。
无人机防线不是为了挑衅中国,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没有人谈论在和平时期在国际水域击沉中国船只,但我们确实需要有能力监控他们的行动,维持监视,并在战时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利益。”他说。
新西兰新的国防工业战略将无人机列为仅次于太空的三大战略工业基地优先事项之一。国防部和太空局被指示制定关于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基础声明”。与此同时,新西兰国防军(NZDF)发布了招标书,设立类似于澳大利亚的技术加速器,以识别、开发、测试并整合新技术到国防能力中。
戴维斯表示,无人机不会取代传统系统——澳大利亚计划购买日本的摩伽米级护卫舰,新西兰也在考虑跟随这一选择,而是在传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无人机。“我们谈论的是用无人机补充海上和空中的力量,包括海面、海底和空中部队,可能还有轨道卫星的支持。”他说。
据《简氏》报道,日本和新西兰已经开始政府间的谈判,讨论改进型摩伽米级护卫舰如何满足新西兰皇家海军的需求。戴维斯指出,乌克兰正在使用更小、成本更低的无人机。“目标是通过较低的采购成本与有人驾驶平台相比,获取大量无人机,以形成规模效应。”他说。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合作伙伴军队尚未就此展开深入讨论。“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这个领域的可能性。”他说。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这些系统,实现大批量低成本快速生产,那么就能形成一种神奇的组合,使得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能够在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时大幅提高作战能力。我认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这一进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