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百亿签约谷歌AI,新Siri春季上线提升用户体验
快速阅读: 苹果将每年支付10亿美元给谷歌,使用其Gemini人工智能模型开发新Siri,预计春季发布。此举标志着苹果心态转变,放弃自研心态,选择外部合作提升产品。
苹果与谷歌即将达成的交易透露了许多信息。尽管苹果和谷歌可能永远不会在必要的财务披露之外公开承认这一点,但苹果粉丝应该注意这一动向。这既是一个好消息,也令人担忧,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既高兴又担心。
交易详情
据报道(苹果尚未正式确认),苹果将每年支付约10亿美元给谷歌,以使用其Gemini人工智能模型的定制版本,用于新Siri的开发,预计该版本将在春季发布。Gemini模型规模庞大且先进,参数数量达1.2万亿个,将在苹果自有的私有云服务器上运行,确保谷歌或其他方无法获取用户的个人数据。据称,苹果在评估了谷歌的AI技术以及其他来自Anthropic和OpenAI的模型后,最终选择了与谷歌合作,而非使用自家内部开发的大语言模型技术。
对用户的意义
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最新的Gemini版本是业内顶级的大语言模型之一,尽管不同基准测试结果有所差异,苹果使用的版本可能与Gemini 2.5 Pro不同,但显然苹果并未选择次等模型。当然,与新的Siri对话不会完全像与谷歌的Gemini对话一样,声音会有所不同,且Siri会有不同的优先级和调校,同时可以访问手机上的私人数据。可以将其视为两辆具有相同引擎但不同配置和底盘的汽车。苹果将以Gemini的大语言模型为基础打造新Siri,但两者仍会有很大区别。
苹果的转变
苹果愿意斥巨资使用其他公司的核心技术来改进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这表明库比蒂诺的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通常情况下,当苹果需要新技术时,它会选择自行研发或收购已有相关技术的公司(通常是两者兼而有之)。苹果这次愿意放弃自研心态,推出不让人失望的新Siri,值得称赞。
“非我所创”综合征
然而,苹果粉丝也应该警惕。我对苹果的“非我所创”理念持批评态度,这种理念似乎要求苹果必须拥有或自主开发所有技术,无论这对用户是否有好处。虽然有很多例子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例如,苹果自主研发的蜂窝调制解调器和N1网络芯片终于达到了高通和博通产品的水平——但也有一些例子显示,苹果对内部技术的固执依赖并不合理。
例如,当OpenGL作为图形API不再适用时,苹果可以选择加入开放标准Vulkan,帮助其未来发展。相反,苹果开发了自己的图形API Metal,我不认为这对开发者或用户更好。我认为苹果无需开发自己的无损音频格式。最显著的例子是,谷歌每年支付给苹果约200亿美元,以确保其成为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尽管用户可以选择其他搜索引擎,但几乎没有人会更改默认设置,这正是谷歌愿意为此付出巨额费用的原因。
苹果地图的推出并不顺利。多年来,谷歌一直在降低搜索结果的质量体验,利用从这些搜索中收集的数据巩固其在搜索和网络广告领域的控制权。苹果本应在几年前投资建设自己的隐私友好型、无广告的网络搜索引擎。苹果地图的失败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苹果试图摆脱对外部地图服务的依赖,结果却推出了一个糟糕的产品,因为该产品使用的是苹果并不拥有或控制的数据拼凑而成。经过多年的努力,苹果才建立起完全使用自己数据的地图体验,现在这个体验已经达到了顶级水平。
苹果需要自己的大语言模型
因此,苹果需要在某些核心技术上实现自研并完全掌控,而在其他领域则可以寻找外部解决方案。大语言模型基础AI无疑是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AI模型将不仅仅应用于聊天机器人,而是渗透到苹果产品的各个方面,从相机手势识别到图像编辑再到通知摘要等。与用户互动并执行各种任务的基础大语言模型是整个AI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苹果拥有顶级的大语言模型,与其控制任何其他关键技术一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比拥有自己的浏览器更为重要。
苹果认识到自己内部开发的语言模型目前还不够好,愿意向谷歌求助解决问题,这是一大好消息。然而,最终苹果迫切需要赶上甚至超越所购买的技术。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竞争对手的语言模型不断进步,而苹果似乎每周都在失去人工智能人才。
作为用户,你应该对苹果与谷歌、Gemini和Siri的人工智能交易感到高兴。只要这种合作不会持续太久。
作者:Jason Cross,《Macworld》资深编辑
Jason有超过25年的技术写作经验,最初在游戏媒体工作,后来专注于发烧友电脑和通用技术领域。他喜欢研究复杂技术的运作原理,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给大众。
Jason近期的文章:
《Macworld播客:人工智能与苹果智能进展报告》
《报告:苹果每年将支付10亿美元给谷歌,以更新Siri的人工智能大脑》
《据报道,明年将是苹果智能发展的重要一年(再次)》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