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初创Stark军方测试失败,行业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来源:szf
无人机初创Stark军方测试失败,行业影响几何

快速阅读: 德国初创公司Stark在英德军方的打击无人机测试中失败,未能击中目标并发生坠机事故,引起国防工业界震动。Stark表示将继续改进,但测试失败可能影响其市场信誉。

当德国知名初创公司Stark近期在英国和德国军方的打击无人机测试中失败时,这一消息在整个国防工业界引起了震动。上周,《金融时报》报道,Stark的攻击无人机在与英德两国军方的多次演示中未能击中任何一个目标。其中一次测试中,Stark失去了一架无人机的控制,最终该无人机降落在一片树林里。另一次,一架无人机的电池起火。

“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Benjamin Wolba说,他组织了与无人机初创公司Stark、Helsing和Quantum Systems合作的国防科技黑客马拉松。

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柏林初创公司迅速从Sequoia Capital和Peter Thiel等美国投资者以及德国本地投资者如Project A处筹集了1亿美元的风险资本。它还在快速扩张团队,最近宣布任命Project A的普通合伙人Uwe Horstmann为CEO。

关于Stark的AI驱动自主打击无人机,无论是公司自身还是行业内的其他人士都产生了大量讨论。然而,上个月在肯尼亚与英国武装部队及在明斯特附近的德国武装部队进行的四次测试中未能击中任何目标并发生坠机事故,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Sifted》已联系Stark寻求评论。

“我确信他们会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感到失望。”Nicola Sinclair说,她是英国皇家空军近20年的老将,也是双用途风险投资公司Twin Track Ventures的创始人。她表示,目前国防领域形势艰难:“一方面有很多人公开呼吁与新的工业基础参与者合作,但另一方面,系统内部仍有人像抗体一样不愿这样做。”

像Stark这样的新创公司的公开失败可能会加剧对这些新兴企业的负面情绪,而有些人认为这对客户来说是不利的。然而,至少从表面上看,Stark对这次事件持乐观态度。该公司明确表示,频繁测试和坠机是为了不断迭代和改进。公司最近在LinkedIn上发布了招聘启事,配文称:“一些人在场边评论,一些人在建设。我们正在招募后者。”

“过度反应”

几位业内知情人士认为,对测试失败的反应——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被夸大了。“我认为这是过度反应。”Sinclair说,“实际上,我认为像这样的公司愿意并且准备在众人面前展示失败,这是一件好事……我认为这显示了高度的信任和透明度。”

重要的是要记住,Stark的失败发生在试验中,而不是战场上,Sinclair补充道。她认为,生态系统批评现有主要供应商过于缓慢或谨慎;因此,像Stark这样较年轻的公司在技术上投入时间较少,在试验中出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出错是很自然的事情。”Wolba说。然而,测试规模较小——只有四次尝试——可能引发更多疑问。“这只是不足以证明他们的解决方案到底有多差或多好。”他说。

当然,竞争对手如Helsing也在关注这一情况。据报道称,Helsing最近也进行了无人机测试,并成功击中目标17次。“这里有很多幸灾乐祸的情绪。Quantum Systems和Stark之间与Helsing之间的竞争一直在持续。”Wolba补充道。“当然,每一方都在试图从中获利。”

据报道,Helsing和Stark将与德国政府的主要承包商Rheinmetall一起,获得高达9亿欧元的打击无人机合同。

Sinclair猜测,其他公司中可能会有人因为Stark的失误而看到机会。“但这表明德国政府正在多元化其供应商,而不是偏袒某一方,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Wolba说。

“有问题”的动态

这种快速行动并打破常规的态度在国防这样一个关键领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武器需要准确地发挥作用。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研究战争、伦理和自主武器的政治理论教授Elke Schwarz认为,这种动态“非常有问题”。“我们在谈论战争的生意。当你引入风险投资,尤其是美国风险投资,它们以不同的、加速的方式运作……这可以推动某些公司在某些方向上的快速发展。”

施瓦茨指出,尽管她和其他业内人士认为像斯塔克这样的测试失败是正常的,但她认为这可能反映出新一代国防初创公司面临的一个更大问题:“快速失败,频繁失败”的理念支撑着这一切。这种理念就像是“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一个分支。施瓦茨希望国防公司能稍微停顿一下,思考业务需求、战略和增长与更广泛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以实现目标。

辛克莱补充说,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武器系统。它不仅需要达到很高的道德标准,还需要对纳税人和国防预算提供良好的价值,确保国防预算投入到真正提高能力的事物上。在将系统送往乌克兰之前进行这些测试是正确且必要的。“乌克兰是一个战场,也是一个国家。这里存在一个伦理问题,即何时可以将技术交到前线用户的手中。”

即使对测试失败的反应可能是过度的,一些人仍认为这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我认为这会带来很大的损害,不是对初创社区,也不是对创始人,而是对国防和安全系统内部的中间地带。”辛克莱说。当政府采用新技术时,一方面是一些新的技术“信徒”,另一方面是“守旧派”,中间则是一群尚未决定的人。对这类事件的过分关注会损害中间的未决群体。“当人们抓住类似的事情说‘看,失败是可能的’时,这对国防客户传达的信息是:与这些初创公司合作存在很大风险。一定程度上这是真的,但我认为这种风险被夸大了。”

甚至像赫尔辛这样的竞争对手也可能受到影响。斯塔克的公开失败可能给国防决策者留下“更广泛的印象”。辛克莱表示,“这可能会成为下次讨论不同领域的初创公司合同时提到的问题,而另一方的竞标来自一家更为成熟的企业。”最终,“这些技术能否在乌克兰得到应用,真正发挥作用,打击俄罗斯阵地?这才是最重要的。”沃巴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乌克兰首用自主防御系统,Circus Defence签约BRAVE1

乌克兰首用自主防御系统,Circus Defence签约BRAVE1

快速阅读: 慕尼黑Circus SE子公司Circus Defence与乌克兰BRAVE1签署协议,首次部署全自动营养系统CA-M,提供前线食品制备解决方案,增强操作物流和效率,支持国防技术发展。 慕尼黑自主机器人系统初创公司Circus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法国海军测试新型模块化发射器应对无人机威胁

法国海军测试新型模块化发射器应对无人机威胁

快速阅读: 海军集团推出MPLS多用途发射系统,可配置于多种舰船,支持反无人机、反水面和防空任务,具备自主和网络化操作模式,计划2026年完成海试。 海军集团的MPLS并非单一武器系统,而是一个可重新配置、适用于多种舰船的发射器,围绕双轴炮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阿塞拜疆展示中国防空系统,备战胜利阅兵

阿塞拜疆展示中国防空系统,备战胜利阅兵

快速阅读: 阿塞拜疆筹备胜利阅兵,展示军事实力。阅兵彩排中出现中国产HQ-9BE地对空导弹系统,标志阿塞拜疆加强防空能力及与中国军事技术合作深化。 阿塞拜疆正在准备一场盛大的胜利阅兵,以纪念其在2020年取得的重要胜利五周年。这一活动不仅是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罗马尼亚总统:重武装是必要而非选择,北约工业论坛强调防务合作

罗马尼亚总统:重武装是必要而非选择,北约工业论坛强调防务合作

快速阅读: 罗马尼亚总统丹与北约秘书长吕特参加北约工业论坛2025,强调重新武装的必要性,指出俄罗斯持续威胁及北约需加强防御能力。 罗马尼亚总统尼库索尔·丹和北大西洋联盟秘书长马克·吕特于11月6日星期四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工业论坛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台防务部门称发现12架解放军军机进入台西南空域

台防务部门称发现12架解放军军机进入台西南空域

快速阅读: 台湾国防部报告,6日上午6时前,12架解放军军机越过台湾海峡中线,进入北部和西南部防空识别区,10艘海军舰艇同时活动,国军已监控并响应。 11月6日,台北(台湾),据ANI报道:台湾国防部周四报告称,截至当地时间6日上午6时,发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美军成功试射洲际导弹,提前通知俄罗斯

美军成功试射洲际导弹,提前通知俄罗斯

快速阅读: 美国空军周三从范登堡基地发射“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飞行4200英里至马绍尔群岛。此为系统能力评估,美国提前通知俄罗斯。普京称若他国试验,俄将采取应对措施。 美国空军表示,周三凌晨从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未携带弹头的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台湾加速国产无人机生产,应对与中国供应链风险

台湾加速国产无人机生产,应对与中国供应链风险

快速阅读: 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展示新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信天翁II,具备超视距操作和16小时续航能力,计划2028年年产18万架,强化多层次防御体系,支持反登陆和海域监控,与美国JADC2架构互操作,应对高强度电子战。 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台美合作:首批两架SkyGuardian无人机2026年交付台湾

台美合作:首批两架SkyGuardian无人机2026年交付台湾

快速阅读: 台湾军方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接收首批两架美国制造MQ-9B无人机,其余两架2027年交付,提升情报与打击能力。此外,2026年还将接收14套M136火山布雷系统和28辆艾布拉姆斯坦克。 台北,11月6日(中央社)台湾军方预计明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