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无人机利用中国技术自愈网络追踪乌列车
快速阅读: 俄罗斯构建抗电子战的无人机中继网络,采用中国产网状调制解调器,即使80%无人机被毁仍可运作,实现远程控制和高清视频传输,有效追踪攻击移动目标。
俄罗斯无人机现在构建了一个中继网络,能够抵御电子战。据《国防快线》报道,2025年10月,占领者已经利用这种方法追踪乌克兰列车,这一消息由被称为“Flash”的谢尔盖·贝斯特列诺夫透露。
目前,俄军正在建设一个动态互连中继网络,使得无人机控制和通信在电子战压力下更加稳定。从中国生产的网状调制解调器到能够在战火中持续工作的中继无人机,Flash解释说,俄罗斯转向了中国制造商将这一构想变为现实。他们特别订购了名义上标记为Wi-Fi设备的网状调制解调器,工作频段在1300-1500 MHz之间,技术不同于传统Wi-Fi。
每个单元成本约为7000美元,每通道可提供10-20瓦的输出功率,能够实现100公里以上的链接。这些调制解调器提供了数字加密连接,通过交叉频率分配技术相对抵抗电子干扰。每个调制解调器还充当中继站:无人机上的空中调制解调器形成链式网络,如果某个节点消失,数据包会自动重新路由。
因此,即使许多平台被关闭,网络仍能运行。幸存的无人机维持着链接并转发数据。从“Gerbera”到“Shahed”,俄罗斯在过去一年中不断完善这项技术。Flash指出,即使有80%的无人机被摧毁,剩余部分仍能传递信息。最初,莫斯科在小型泡沫无人机上测试系统,例如用于后方侦察和向俄罗斯领土传输信号的“Gerbera”。
看到概念的有效性后,俄方开始在“Shahed”无人机上安装网状调制解调器,实现了从俄罗斯本土的在线控制。技术上,该网络可以提供高达约50 MB/s的吞吐量,在降级条件下约为2 MB/s,足以流传输优化后的高清视频并允许具有可接受延迟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控制。
虽然“Shahed”无人机的机动性不高,但其能力足以攻击速度和路线已知的移动目标,如火车。操作员可以在线控制无人机,从后方接近并打击机车或油罐车。携带网状调制解调器的“Shahed”可能只在接近目标时才激活调制解调器——这意味着这些调制解调器不需要连续广播,可能在攻击前瞬间开启。
除了空中节点外,俄罗斯还可以设置地面中继站:调制解调器体积小巧,可以安装在有互联网接入的阳台或屋顶上。这样的地面节点不需要高天线就能与附近的无人机通信。尽管系统复杂,Flash强调,它仍然可以通过电子战手段击败。然而,对抗措施的效果取决于俄罗斯部署网状技术的广泛程度和质量:如果莫斯科不仅在“Shahed”上部署,还在其他远程平台上部署,将获得一个强大、快速且广泛的双向数据通道。
任何缓解措施都依赖于俄罗斯部署的规模、质量和范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