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启动“双轨”AI战略,加速物理AI发展
                            快速阅读: 韩国推出“双轨”AI战略,增强文本与物理AI模型竞争力,获英伟达26万GPU支持,目标建立独立物理AI生态系统,推动国家产业升级,确立全球AI领导地位。
韩国正式推出“双轨”人工智能战略,旨在增强在基于文本的基础模型和物理AI模型两大领域的全球竞争力。物理AI模型是指设计用于现实物理环境操作的系统。这一战略转变发生在韩国获得英伟达最新260,000个图形处理器单元(GPU)之后。“在全球GPU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获得260,000个单位对于供应链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与信息通信部一位高级官员周日向《中央日报》表示,“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将从开发自有基础模型扩展到物理AI模型。”该计划不仅旨在缩小与全球科技巨头在大型语言模型(LLM)上的差距,还将利用韩国作为制造强国的优势,构建自己的物理AI模型。
相关文章
“HBM97及以后”:英伟达CEO赞扬韩国芯片实力,寻求与三星、SK海力士深化合作
英伟达大举押注韩国AI未来,提供260,000个Blackwell处理器
韩股因英伟达向韩国公司供应芯片而创历史新高
韩国获取260,000个英伟达Blackwell芯片以推动国家AI发展
“基于GPU数量,韩国现在拥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AI基础设施,”总统办公室AI未来规划高级秘书河正宇周五在简报会上说。英伟达补充道,随着新Blackwell基础设施的加入,韩国的GPU总数将从65,000个增加到超过300,000个。新获取的GPU中,最多50,000个将分配给政府,三星电子、现代汽车集团和SK集团各接收50,000个,而Naver Cloud将获得60,000个。
此次GPU采购的最大成果是,韩国能够建立独立的物理AI生态系统。凭借世界领先的制造业,韩国有望开发出行业特定的AI模型。如果成功,这些模型将推动核心国家产业的AI转型,并确立韩国在全球下一代AI领域的领导地位。与需要巨额资本投入而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处于劣势不同,物理AI为韩国提供了领先的机会。
业内普遍认为,物理AI将定义下一阶段的AI发展。Meta首席AI科学家、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最近在10月27日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已经达到了其基本极限。他认为,下一代AI必须超越预测下一个单词的能力,而是要理解和通过物理环境进行推理,就像人类一样。
英伟达已经开始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构建物理AI生态系统。英伟达CEO黄仁勋在2025年1月的CES上表示:“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并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物理AI时代,这种AI能够处理、推理、规划和行动。他的儿子、英伟达机器人部门项目负责人Spencer Huang在接受《中央日报》采访时也提到,物理AI正引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里,机器可以触摸、感知并自主学习世界。
鉴于韩国在半导体、造船和汽车制造方面的优势,该国成为英伟达理想的合作对象。然而,若想引领全球物理AI生态系统,韩国必须取得具体的成功案例。“与大型语言模型不同,物理AI尚未有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方法,”国内一家物理AI公司的CEO表示,“由于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而非资金上,如果韩国果断行动,可以迅速取得进展。”
累积的成功案例也有助于全球扩张。Naver Cloud的一位代表表示:“我们将通过实体AI平台和云基础设施支持国内制造商的AI转型。”他补充说:“如果我们在本地取得成功,最终可以实现海外扩展。”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使制造商快速采用实体AI的生态系统。“现在我们已经大量采购了GPU,可以独立于大型科技公司开发和部署自己的实体AI。”韩国科学技术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部首席研究员俞文在说,“现在需要建设基础设施,以确保实体AI在制造现场迅速普及。”
本文最初以韩文撰写,由双语记者借助生成式AI工具翻译,并由母语为英语的编辑进行了编辑。所有AI辅助翻译均经我们的新闻室审阅和精炼。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