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低成本远程打击无人机,售价仅1万美元
快速阅读: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开发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飞龙-300D,单价1万美元,远低于西方同类产品,具备打击装甲、侦察监视等多用途,采用活塞发动机和三角翼设计,航程可达1000公里,旨在满足小国需求,提升中国在低成本无人机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国有防务集团北方工业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该无人机在外观和用途上类似于伊朗的沙赫德-136,这标志着北京正致力于制造可用于未来冲突的大规模生产的徘徊弹药。这款名为飞龙-300D的无人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后,因单价可能低至1万美元而引起国际关注——这一价格远低于许多西方制造的无人机的成本。
据《南华早报》报道,该无人机设计用于打击装甲目标、进行侦察和监视任务,将进攻能力与多用途灵活性相结合。文章描述飞龙-300D采用活塞发动机,使用普通汽油,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其三角翼设计使得在相同功率条件下能够实现更长的航程。在一次模拟演习中,飞龙无人机飞行了1000公里(约621英里),成功规避敌方防空系统并袭击了一个模拟基地。
报道还称,该无人机可与战斗机和地面导弹系统协同作战,还可以安装可适应的战斗部,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选择选项”。相比之下,其他攻击型无人机的单位成本显著更高。例如,兰塞特系列徘徊弹药的价格约为7.5万至8万美元,而俄罗斯本土化的沙赫德-136变种,称为杰兰,据报道售价约为12.5万至15万美元,具体取决于改装情况——这使得飞龙报告的1万美元单价明显低于这些替代品。
据《南华早报》报道,北方工业公司的销售策略依赖于地区冲突强度的增加来吸引外国买家。报道引用消息来源称,飞龙-300D可以为小国提供“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武器选择”,使它们“通过批量采购建立自己的无人作战部队”。该报告强调了中国意图在低成本攻击无人机出口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像伊朗的沙赫德系列已在乌克兰和其他地方供应运营商一样。虽然沙赫德-136在乌克兰战争和伊朗对以色列的攻击中被广泛使用,但飞龙-300D似乎是中国对该类别的回应——一种为规模而非复杂性设计的一次性、燃油效率高的武器。
自杀式无人机,也称为徘徊弹药,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类武器的扩散模糊了精确制导武器与大规模消耗系统的界限。在乌克兰,双方都部署了数千架此类无人机,以压倒防御力量并打击基础设施。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