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家海军测试无人艇护航战舰,开创性试验成功
                            快速阅读: 英国皇家海军推出7.2米全自动水面舰艇“响尾蛇”,专为高风险环境设计,减少人员伤亡。配备自主系统和先进传感器,支持多种任务,由DCTO快速采购,展示海军技术创新。
“响尾蛇”是一种基于刚性充气艇(RIB)平台定制建造的7.2米全自动水面舰艇,专为英国皇家海军设计,用于在有争议、被拒绝进入或高风险环境中执行任务,以避免人员伤亡。该舰艇配备定制自主系统和先进军用级传感器,能够独立或协同执行监视、侦察、护航和安保任务。它能按预设路线航行,动态调整航线,并通过安全通信链路向远程指挥节点实时传输传感器数据。“响尾蛇”的模块化架构支持快速重新配置,可搭载任务专用的有效载荷,包括光电/红外(EO/IR)摄像机、雷达和电子支援措施,使其成为和平时期行动和高强度冲突场景下的多用途资产。
此次演习展示了英国皇家海军在其颠覆性能力和技术办公室(DCTO)领导下,快速采购和实地试验的最新成果。当“响尾蛇”巡逻北海水域时,整个行动由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基地指挥,具体是在创新试验船“帕特里克·布莱克特”号上进行,这艘船在这次里程碑式的行动中充当了指挥中心。
DCTO的成立旨在加速下一代海军能力的交付,是英国皇家海军探索新兴和非传统技术的先锋。其使命是识别、测试并迅速部署可能改变英国及其盟友海上战争平衡的高影响力解决方案。DCTO致力于突破传统的采购周期,直接与一线操作员和英国工业界合作,更快、更灵活地原型化和部署技术。通过实现实验平台如“响尾蛇”的现场测试,DCTO正在重塑英国皇家海军如何适应实时技术变革。
采用无人舰艇如“响尾蛇”为英国皇家海军带来了多项战略优势。首先,它减少了人员风险,使危险或有争议区域的任务得以在不危及船员的情况下执行。自主运行和编队能力为指挥官提供了新的态势感知和战术灵活性,尤其是在灰色地带行动中,归属和持续存在至关重要。此外,“响尾蛇”的小型化和便携性使其可以从舰船、海岸或空中快速部署,为近海安全、关键点监控和前沿侦察开辟了新途径,这些领域传统船只因体积过大或过于脆弱而无法进入。在操作层面,这些平台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高的力量倍增器,使单艘有人舰艇能够协调和控制多个无人资产,从而扩大英国皇家海军的覆盖范围和持久力。
这不是实验室控制的测试或脚本演示。“响尾蛇”执行了真实世界的情景:护送扮演高价值外国战舰的“泰恩”号和“斯特灵城堡”号通过有争议水域。五艘“响尾蛇”,由英国皇家海军士兵、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和英国陆军人员远程指挥,在苏格兰自主操作,模拟大规模分布式舰队行动。
每艘7.2米长的“响尾蛇”都是完全无人驾驶的快速部署舰艇,基于刚性充气艇(RIB)船体建造,并配备了高级军事传感器、态势感知包和任务专用模块化有效载荷。这些舰艇可以单独或协同编队运行,从公路拖车、飞机或海基平台上发射,支持跨任何战场的远征任务。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技术本身,还在于采购模式。英国皇家海军从概念到操作测试仅用了几个月时间,跳过了传统的采购瓶颈。这一过程涉及军事操作员与英国本土的中小型国防技术公司组成的财团之间的密切合作。开发者与制服最终用户携手工作,实时迭代设计,以满足前线需求。
项目官员将其描述为海军能力发展的一次范式转变。与英国皇家海军之前测试的无人原型不同,“响尾蛇”代表了第一支专门为无人员操作设计的定制自主舰艇编队。这支编队能够执行预编程任务、动态重新分配任务,并且在未来版本中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性,允许完全脱离人类指令。
内部消息人士向《陆军认可》确认,“响尾蛇”舰队已被考虑用于英国水域之外的部署。该舰队具备持续监控、区域拒止或作为电子战和侦察载荷的诱饵或投送平台的能力,吸引了北约盟友的关注,他们希望复制这一模式。英国国防官员将此次演习视为实现英国皇家海军未来海上作战概念的关键一步,其中人机协同作战成为舰队行动的核心。“响尾蛇”在分布式海上行动中的角色,特别是在灰色地带或同级对手情景下的作用,预计在未来24个月内大幅增加。
此次演示还符合英国国防在《综合评估》和《国防指挥文件》中概述的更广泛目标,这些目标强调速度、创新和跨服务整合。随着英国陆军、皇家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共同操作和发展无人系统,“响尾蛇”计划成为了英国武装力量敏捷能力发展的模板。目前,英国皇家海军正在评估扩大“响尾蛇”计划至作战能力的选项,计划于2026年进行进一步的集成试验,涉及北约特遣队,可能还包括在印太地区的实际部署。现在,英国不仅在试验海军自主技术,还在将其投入实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