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突出重围,有人开始急眼了!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作者|燕梳楼
特朗普还没动手,国内资本倒是先动起手来了。
我此前就反复说过,没有任何资本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获得成功。
在商言商资本趋利没有问题,但在中美角力、群狼环伺的科技征途上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去狙击或围剿新兴科技企业,显然是缺乏眼光和格局的。
我发表这段感慨的背景,就是日前突发的投资界地震——循环智能5家投资方在香港向国内大模型引领者Kimi背后的母公司月之暗面提起国际仲裁。
循环智能是杨植麟从美国回归科技报国创立的第一家科创型独角兽,当时的投资人有7家,分别是红衫中国、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万物资本、靖亚资本、华山资本和博裕资本。
而此次向国内大模型引领者月之暗面发难的,正是这7家中的5家,以金沙江创投为首的靖亚资本、博裕资本、华山资本和万物资本。申请仲裁的核心就是股权分配问题,动了老投资人的奶酪。
据知情者透露,当初杨植麟借AI大火决定从循环智能出来创办月之暗面,是各方一致通过的,给投资方的股权回报方案也得到认可。转折点在今年3月,创办不久的大模型Kimi突然大火,一跃成为国内AI大模型的引领者,投资循环智能的投资人们开始出现分歧。
原因是月之暗面成立时,投资循环智能的股东里只有红衫和真格投了第一轮,而金沙江创投等5家投资人并不看好AI大模型的发展前景没有跟进。
没想到随后AI大模型成为中国科技崛起的风向标,引来包括阿里、今日资本、砺思资本等20余家的投资天团。月之暗面一跃成为AI大模型赛道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估值超过30亿美元。
这就让痛失机会的金沙江创投等5家机构心里失衡,开始嫌之前的方案获利太少,甚至跳出来提出要拿走创始团队一半的股票。这对月之暗面创始人团队显然是不公平的,当初是你们不看好AI大模型,等Kimi爆火之后你们又想来分一杯羹,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双方就产生了分歧。但我们通过回溯此前的投资路线可以发现,第一轮投资红杉和真格就进场了,是金沙江创投等5家投资机构错失了机会。现在想回溯争夺月之暗面的红利,却又遭遇到了后来投资者的反对,这并不无辜。
这说明循环智能股东们于月之暗面的认知并不一致。但由此产生的分歧并不应该让月之暗面承担。对此,月之暗面委托律师也认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将依法提出抗辩。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两个基本面:第一,循环智能和月之暗面的关联,第二,科技崛起征途中必须要警惕陷入”内耗”。
先说第一个,循环智能和月之暗面的关联。
循环智能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面向企业营销客服的AI软件提供商。创始人除杨植麟与张宇韬外,还有一位联合创始人陈麒聪,这三人都是清华大学校友。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杨植麟,1993年出生的杨植麟绝对是AI天选之子,毕业于清华,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博士毕业后进入GoogleBrain和美国初创公司FAIR,曾效力于全球顶级人工智能机构FacebookAI。
先后发表AI论文20余篇;在所有六个主流语言建模数据集保持世界第一名
,并参与GoogleGemini、Google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是中国35岁以下NLP领域引用量最高的研究者,也是中国OpenAI的五大候选人之一。
2016年杨植麟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创办了AI软件提供商循环智能。披时以金沙江创投为首的投资机构非常看好杨植麟,对循环智能进行了投资。只是后来杨植麟借大模型风口创办月之暗面时,他们又错失了机会。
可能不熟悉AI大模型的就不能理解月之暗面有多牛。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月之暗面是国内大模型独角兽,其开发的Kimi智能助手,是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模型。不到半年时间,将智能助手的无损上下文长度从20万字到200万字,整整提升10倍。
不能不说,作为Chat-GPT中文平替的kimi确实好用。不仅是长文生成的智能助手,还能为炒股、旅游提供决策依据。如果你在kimi对话框中输入购买金融股还是科技股哪个收益更高时,Kimi会通过搜集数据充分分析后给出一个预测收益和投资方案。
完全可以说,作为大模型技术的重要推动者,月之暗面的崛起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国内数字化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驱动力。Kimi月之暗面的每一步探索,都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的未来。
再说第二个,科技崛起征途中要警惕”内耗”。
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崛起,美西方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今年10月17日,拜登政府更新了针对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管制规定,13家中企被美列入”实体清单”,中国科技行业再次遭到围剿打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唯一同美西方同台竞技的AI大模型,有望形成国内自主可控的AI产业链。而作为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Chat,无疑是中国的科技之光。
作为90后科技人才的优秀代表,专注于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长文生成领域的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回国创业,成为全球AI领域的一匹黑马。
业界顶尖的语音技术专家、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首席研究经理谭旭也被曝出正式加入月之暗面的,足以说明月之暗面在AI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内嗅觉灵敏的资本也给予杨植麟积极回应。从月之暗面的股东名单可以发现,阿里、腾讯、美团等至少20家投资方投来了橄榄枝,展现了投资者对其技术和商业前景的信心。
这种巨大的反差显然让失之交臂的资本们破防。
在美西方集体卡脖子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内的资本本应该抱团取暖,为科创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视其为板上鱼肉试图生吞活剥。
作为AI大模型的引领者,本该得到国内资本的尊重和支持,但某些资本总想伸手摘桃子,吃相未免太难看,更是缺乏应有的家国情怀。
只有保护青年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和创业积极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杨植麟,在中国崛起的星辰大海里乘风破浪,实现民族复兴。
相信月之暗面作为中国AI独角兽,每一步探索和进步,都预示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彰显中国智慧的光芒。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资本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获得成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Y2023-2053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欧美最顶尖的5家云厂商,都在押注什么?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改变商业 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股强劲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云服务行业,推动其步入前所未有的智能升级阶段。随着计算能力的飞跃与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AI技术在云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台积电表忠心的速度有点快

近期有消息称,美国已要求台积电从11月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运送常用于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的先进芯片,专门针对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此消息虽然没有官宣,不过据了解这条消息基本属实,目前国内公司如果想做高性能AI相关芯片,台积电大概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观·察 泡沫的形成是技术发展吸引投资的必要过程,而泡沫的破灭则可以促使社会和制度进行调整,为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陈永伟 图片来源:东方IC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文/陈永伟 前几天,AI(人工智能)圈出了一件大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外媒:台积电停供大陆7纳米AI芯片

据路透社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要求从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AI芯片。这一出口限制措施主要针对用于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图形处理单元(GPU)的芯片。 报道称,美商务部的这封信函允许美国绕过相关规则制定过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李彦宏: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 即将迎来爆发点

“过去24个月,AI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发布两大赋能应用的AI技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和无代码工具”秒哒”。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闯关双十一:受伤的还是人类

或许大家还没意识到今天才是双十一。因为当双十一这天真来了,人们的感觉却是”双十一购物节”已经结束了。 步入”16岁”的双十一,从”光棍节”到”购物节”。在经历了奥数般的计算、复杂的玩法、到点蹲点抢红包等等规则后,今年的消费者显得格外疲倦。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NPU:真需求?假创新?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theregister,谢谢。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听说过神经处理单元(NPU),那么您一定错过了英特尔、AMD和高通一年的人工智能营销。 在过去的12个月中,这些专注于AI的处理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是时候重新认识To B圈的「双11」了

“双11″曾是一场商业与技术的伟力创造的”奇观”。但对于toB圈而言,只有当它造就的”奇观”成为寻常,下一个奇迹才会诞生。 11月11日,时针指向23点59分,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灯火通明。阿里云双11″作战指挥室”数据监控大屏上,销售额以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