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模仿”OpenAI,昆仑万维AI赌局,何时能挽回亏损的业绩?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类ChatGPT”概念逐渐降温,国产模型仍坚持”对标”OpenAI。
两个月前,OpenAI发布了新的人工智能模型OpenAIo1,将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推进到了下一个阶段。
两个月后,11月16日,陷入股权风波的明星创业公司月之暗面发布了最新一代推理模型k0-math,号称数学能力已实现对标OpenAIo1-mini和o1-preview。
几天之后,11月20日,被外界称为”追风口大师”的A股上市公司昆仑万维宣布,正式推出天工大模型4.04o版(Skywork4o),以及新产品实时语音对话助手Skyo。或受该消息影响,今日收盘,昆仑万维股价上涨,涨超5%。
若将时间线拉长,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AI概念的火爆,昆仑万维股价暴涨,从十几块一路持续翻倍,一度超过70元。但随着监管关注、股东减持,昆仑万维股价随后进入下行通道。尤其是进入2024年,大模型从理论探索走向应用场景,风口散去,昆仑万维股价一路下跌,直到9月底随着市场整体上行才开始止跌。
在业绩层面,今年以来,在高额研发投入和投资失利的双重影响下,昆仑万维全面亏损,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6.27亿元。同时,人事层面发生变动,AI界知名科学家离职。
“AllinAGI与AIGC”的战略下,研发、部署和维护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目前来看,昆仑万维在AI应用层面沿袭了公司此前一贯”追热点”的传统,从搜索到智能助手,从游戏到音乐、短剧、社交,试图多点开花,但落地效果仍有待后续观察。
业绩持续下滑背后:
研发费用高企+投资失灵
按照昆仑万维披露的时间线,公司从2020年就开始关注大模型和AIGC领域。但直到2022年底,ChatGPT爆火并掀起人工智能创新热潮之后,昆仑万维喊出了”AllinAGI与AIGC”的口号,宣布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2023年4月17日,昆仑万维发布自主研发的”天工1.0″大模型,一年之后,天工大模型升级到了3.0版本。如今,在OpenAI发布了代表着向其更广泛的类人人工智能目标迈进的”o1″版本两个月之后,昆仑万维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o”版本——天工大模型4.0”4o版(Skywork4o)。昆仑万维强调,基于天工AI的大模型技术能力和AI搜索功能,Skyo能克服大模型幻觉问题,在对话中回复真实内容。
在持续”AllinAGI与AIGC”的过程中,昆仑万维的研发投入持续上涨。根据财报,2023年,昆仑万维的研发费用为9.7亿元,同比增长40.2%,主要是报告期内开展AIGC业务,相应的人工成本、技术服务费及服务器折摊费增加所导致。今年前三季度,昆仑万维的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至11.4亿元,同比增长84.5%。这也意味着,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且增幅还在扩大。
不可忽视的是,昆仑万维的销售费用也在拉高。已经过去的前三个季度中,昆仑万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52亿元、4.82亿元、4.70亿元,合计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16.1%。
费用快速推高背后,昆仑万维的业绩出现恶化。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昆仑万维实现营收13.27亿元,同比增长了5.62%,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95.9%,录得2.37亿元的亏损。
分季度来看,昆仑万维大部分时间是盈利的,上市近十年来偶尔几个季度出现亏损,但从今年开始,亏损成为了该公司的常态,今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亏损1.87亿元、2.02亿元、2.37亿元,亏损额逐季拉大。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靠投资收益撑起过半利润的昆仑万维近年来却投资失利,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受资本市场下行影响,公司投资组合中爱奇艺等标的股价大幅下滑,对公司利润表现造成不利影响。
财报披露后,市场传闻AI科学家颜水成离开昆仑万维,外界有消息称其因与高层产生矛盾而被开除。随后在11月9日,昆仑万维宣布,颜水成不再担任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改任昆仑万维荣誉顾问。
2023年9月1日,昆仑万维宣布,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颜水成正式加盟公司,与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一起出任天工智能联席CEO,并兼任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这意味着,颜水成在昆仑万维的工作时间仅14个月。
在昆仑万维之前,颜水成在多家公司负责AI相关工作,但任职时间都不算长,这也是他常被外界诟病的一点。公开资料显示,颜水成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副教授,创立了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并担任终身教职。2015年,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落地的阶段,颜水成开始步入工业界,加入360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2019年7月,颜水成加入依图,出任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2021年,颜水成返回新加坡加入Sea集团创立SeaAILab。
颜水成的”接棒者”暂未公布,不过昆仑万维也表示,新任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将在不久后官宣公告。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强调了研究院除了大模型前沿研究外,要和业务线紧密协同合作,致力于推动更多创新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实际落地应用。
AI应用广撒网,
商业化真实效果如何?
在半年报中,昆仑万维曾对外表示,”AI应用的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大规模产生收入及利润,可能还需要1—2年的过程,但这一时间点必定到来。当前对于公司而言,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一直在第一梯队,确保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上保持领先位置。”
人工智能作为全球产业热点,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2024年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商业化”元年”,各家大模型技术也逐步落地具体场景。那么,昆仑万维的AI应用商业化如何,是否真的做到了在第一梯队呢?
具体来看,昆仑万维的AGI与AIGC业务广泛撒网,涵盖了AI大模型及各垂类行业应用:AI智能助手、AI短剧、AI游戏、AI社交、AI音乐。
AI智能助手方面,昆仑万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是,天工AI智能助手日活跃用户(DAU)突破100万。三季报业绩说明会相关公告内容显示,根据第三方数据,9月天工AI月活跃用户(MAU)突破570万,在国内AI应用产品总榜排名前五。
天工AI主要面向国内市场,DataEye研究院结合ADX行业版、点点数据发布的观察报告显示,2024年10月,大陆市场AIAPP苹果端下载量的TOP5分别是豆包、Kimi智能助手、智谱清言、文小言(即文心一言)及星绘。
在苹果应用商店搜索天工AI,第一条出现的是豆包的广告,后者评分个数为18万。
另据量子位智库月报,截至2024年10月31日,Kimi领跑AI智能助手Web段,APP端则是字节豆包坐稳国产第一。具体而言,在Web端,10月访问量进入千万量级的分别是Kim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豆包AI、通义,随后是海螺AI、百度AI助手、智谱清言、DeepSeek、讯飞星火,天工AI排在第10位;Web端月独立访客数在100万以上的是Kim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豆包AI、百度AI助手、海螺AI、通义,其他数据均在百万以下。另外在APP端,AI智能助手的历史下载总量中,过亿级别的豆包AI稳坐国产第一;用户增长层面的TOP5分别是豆包AI、Kimi、智谱清言、文小言、讯飞星火,天工AI排名第六;用户活跃度层面,产品间的差距很明显,豆包以DAU超750万排名第一,Kimi和文小言的DAU在100万-500万,其他均在100万以下。
需要一提的是,腾讯元宝也在持续发力,但主要使用集中在小程序端。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标ChatGPT的AI智能助手集结了字节跳动、腾讯、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科技巨头,以及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华章等明星创业公司,而目前大部分产品的用户粘性并不高,获客引流则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业内人士看来,豆包、元宝、文心一言背靠大厂,创业公司则看”烧钱”能力,最典型的就是月之暗面。
另外,在AI短剧方面,昆仑万维在8月19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集成视频大模型与3D大模型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记者注意到,SkyReels官网以英文为主,主打出海市场。9月上旬,SkyReels曾推出拉新活动,邀请新用户可获得创作金币,以及创作激励计划来吸引用户。
近年来,短剧出海概念火爆,美国是最大的海外市场,据报道,SkyReels将于12月10日正式在美国上线。但需要注意的是,SkyReels并不是一个短剧内容平台,而是一个帮助从业者的创作平台,其商业化仍有待后续观察。
SkyReels
AI社交方面,昆仑万维同样走的出海路线,推出了AI社交产品Linky,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Linky的DAU突破50万,用户粘性极强。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层表示,Linky未来将进入更多非英语类市场,长期看希望打造成一款千万级DAU的产品。
但和AI智能助手类似,AI社交赛道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相比之下,Character.AI、Talkie、Replika、Poly.AI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活跃用户更多。且需要注意的是,主打AI情感伴侣的社交产品普遍存在着数据隐私安全、道理伦理等方面的争议,以及盈利能力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AI游戏方面,昆仑万维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自研AI游戏《ClubKoala》《ProjectG7》研发测试工作进展顺利。AI音乐方面,昆仑万维在8月14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AI流媒体音乐平台Melodio,以及AI音乐商用创作平台Mureka。
不难发现,昆仑万维如今在AI领域试图多点开花,让外界看不清重点。事实上,昆仑万维的”本心”并没有变。长期以来,这家公司是”追风口”的典型代表,其创始人周亚辉转型投资人后,因紧跟热门赛道而被外界誉为”风口捕手”,在跟随科技巨头们AIIinAGI与AIGC之前,昆仑万维也曾紧跟潮流,追逐元宇宙、新能源的风口,且多次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
随着今年步入尾声,在AI应用的热门领域中,AI智能助手成为了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之一。在这场科技巨头与创业新星的激烈角逐中,天工AI能否脱颖而出,跻身前列,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在社交、音乐、短剧等同样炙手可热的赛道上,商业化应用尚处初级阶段,而昆仑万维在面临持续亏损的困境下,其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投资人充分的信心,成为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记者:蔡淑敏
编辑:马杰克
责任编辑:毕丹丹
——/好文推荐/——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3╰)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欧美最顶尖的5家云厂商,都在押注什么?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改变商业 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股强劲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云服务行业,推动其步入前所未有的智能升级阶段。随着计算能力的飞跃与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AI技术在云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台积电表忠心的速度有点快

近期有消息称,美国已要求台积电从11月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运送常用于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的先进芯片,专门针对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此消息虽然没有官宣,不过据了解这条消息基本属实,目前国内公司如果想做高性能AI相关芯片,台积电大概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观·察 泡沫的形成是技术发展吸引投资的必要过程,而泡沫的破灭则可以促使社会和制度进行调整,为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陈永伟 图片来源:东方IC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文/陈永伟 前几天,AI(人工智能)圈出了一件大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外媒:台积电停供大陆7纳米AI芯片

据路透社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要求从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AI芯片。这一出口限制措施主要针对用于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图形处理单元(GPU)的芯片。 报道称,美商务部的这封信函允许美国绕过相关规则制定过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李彦宏: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 即将迎来爆发点

“过去24个月,AI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发布两大赋能应用的AI技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和无代码工具”秒哒”。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闯关双十一:受伤的还是人类

或许大家还没意识到今天才是双十一。因为当双十一这天真来了,人们的感觉却是”双十一购物节”已经结束了。 步入”16岁”的双十一,从”光棍节”到”购物节”。在经历了奥数般的计算、复杂的玩法、到点蹲点抢红包等等规则后,今年的消费者显得格外疲倦。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NPU:真需求?假创新?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theregister,谢谢。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听说过神经处理单元(NPU),那么您一定错过了英特尔、AMD和高通一年的人工智能营销。 在过去的12个月中,这些专注于AI的处理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是时候重新认识To B圈的「双11」了

“双11″曾是一场商业与技术的伟力创造的”奇观”。但对于toB圈而言,只有当它造就的”奇观”成为寻常,下一个奇迹才会诞生。 11月11日,时针指向23点59分,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灯火通明。阿里云双11″作战指挥室”数据监控大屏上,销售额以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