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财报看AI未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欧阳晓红
资本市场对英伟达的财报反应冷淡,或说明投资者更加关注技术的落地价值和长期可持续性。这可能也意味着AI行业将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
作者: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在11月20日盘后,英伟达(NVDA.O)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达到351亿美元,增幅近乎翻倍。
投资咨询公司HamiltonCapitalPartners首席投资官AlonsoMunoz惊呼英伟达再次发布了一个爆炸性的季度财报。
但资本似乎不买账。在财报公布后的盘后交易中,英伟达股价下跌约4%。这是资本在回归理性吗?
这种耐人寻味的反应不仅是市场对英伟达财报的考量,更折射出AI(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的变化。
明与暗
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和AI需求中的主导地位可从财报数据得以印证。财报数据显示,英伟达第三季度收入达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7%。其中,数据中心收入更是创纪录地达到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第三季度,英伟达的净利润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环比增长16%。强劲的AI需求驱动英伟达增长,Hopper架构及即将全面投产的Blackwell系列,为大模型预训练和推理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英伟达指出,AI已成为”全球产业的加速器”,进一步凸显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此外,英伟达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AI超级计算机的建设,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云服务商合作推出基于HopperH200的实例。这表明英伟达在AI技术生态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其业务布局的全球化趋势。在多个行业,如工业机器人、药物发现和电信等领域,英伟达的AI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未来发展,英伟达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将达到375亿美元。然而,市场对英伟达的持续高增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英伟达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显著,但季度环比增速(收入环比+17%,利润环比+16%)略低于市场对长期高增长的预期。相较于去年AI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英伟达未来增长持续性的担忧。此外,英伟达的GAAP(公认会计准则)毛利率从上一季度的75.1%微降至74.6%,尽管同比略有上升,但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潜在的成本上升或竞争压力的体现。当前,英伟达股价的市盈率(PE)处于高位。投资者可能需要更明确的增长信号,才能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同时,英伟达还面临来自AMD(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和谷歌TPU(张量处理器)的激烈竞争,以及供应链复杂性和潜在中断的风险。这些可能影响其AI芯片的稳定供应。在股东回报方面,尽管英伟达业绩创下纪录,但分红仅为每股0.01美元,这可能让部分投资者对其回报模式感到疑惑。然而,对于像英伟达这样处于高速增长期的科技企业,较低的分红策略并不罕见。公司将更多资本投入高增长业务和再投资,尤其是在AI、数据中心、量子计算和游戏领域的大规模研发和市场扩展中。其象征性分红策略背后,是通过股票回购来实现股东价值回报的倾向。例如,2024年第三季度,英伟达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高达109.98亿美元。这种资本分配方式与同行形成了鲜明对比。例如,AMD未进行现金分红,而是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并购(如收购赛灵思)。相比之下,传统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则采用高分红策略,预计2024年的年度股息为每股1.46美元,季度分红为每股0.365美元。英特尔的高分红策略反映了其成熟企业的特征,同时也意味着其增长更多依赖分红,而非股价上行。此外,市场还关注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潜在问题。10月份,英伟达表示Blackwell的缺陷已修复,并预计第四季度发货,但最快可能也要等到明年1月底。未来,英伟达可能需要通过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开发、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和更高效的股东回报来增强市场信心,同时也需警惕宏观经济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英伟达定义AI未来:技术与生态的重塑
资本市场对英伟达的财报反应冷淡,或说明投资者更加关注技术的落地价值和长期可持续性。这可能也意味着AI行业将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
英伟达财报透露出的另一信号是,AI行业对算力需求的”降速”。有人说,台积电是英伟达的”铠甲”。台积电不久前公布的10月销售额为3142.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9.2%,环比增长24.8%。然而,这一环比增速较9月大幅放缓,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引发了市场对AI芯片需求放缓的担忧。
有资深市场人士指出,这种放缓并非终结,而是产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过渡阶段。随着数据稀缺性和硬件成本压力的不断上升,行业将更加注重效率提升与资源优化。
或许,英伟达的创新技术不仅在推动AI的发展,也在为行业描绘未来蓝图。
诸如,算力的极限突破。BlackwellGPU等新技术,通过更高效的能耗比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为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硬件基础。
其次,数据生成与优化。英伟达的OmniverseBlueprint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弥补训练数据的稀缺,为行业探索生成式数据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再者是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从CUDA-X库到DGX云,英伟达正在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AI生态,赋能开发者解决从工业仿真到生命科学的复杂问题。
从AI行业的长期驱动力来看,尽管短期内AI市场可能触及周期高点,但上述资深市场人士认为,长期趋势依然乐观。生成式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广泛普及,仍将驱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
英伟达正努力开拓新的收入来源,诸如,在软件与服务上,CUDA生态系统和Omniverse平台正为其软件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在游戏与消费市场领域,随着经济复苏,游戏业务有望重新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汽车与专业可视化来看,电动车、自动驾驶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正逐步显现。
尽管英伟达财报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但行业未来仍需面对风险与挑战:一是技术过度集中化的风险。行业对英伟达的高度依赖,可能导致技术生态的单一化,限制其他创新路径的探索。行业需要更多竞争者,以形成多样化的技术格局。二是地缘政治风险。三是商业化与技术突破的平衡。AI行业需要从”技术炫耀”走向”价值创造”,推动AI在更多实际场景中的落地。
AI的未来,不仅需要像英伟达这样的领军企业引领,也需要更多的全球协作与多样化创新,共同推动AI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欧美最顶尖的5家云厂商,都在押注什么?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改变商业 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股强劲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云服务行业,推动其步入前所未有的智能升级阶段。随着计算能力的飞跃与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AI技术在云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台积电表忠心的速度有点快

近期有消息称,美国已要求台积电从11月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运送常用于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的先进芯片,专门针对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此消息虽然没有官宣,不过据了解这条消息基本属实,目前国内公司如果想做高性能AI相关芯片,台积电大概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观·察 泡沫的形成是技术发展吸引投资的必要过程,而泡沫的破灭则可以促使社会和制度进行调整,为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陈永伟 图片来源:东方IC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文/陈永伟 前几天,AI(人工智能)圈出了一件大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外媒:台积电停供大陆7纳米AI芯片

据路透社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要求从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AI芯片。这一出口限制措施主要针对用于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图形处理单元(GPU)的芯片。 报道称,美商务部的这封信函允许美国绕过相关规则制定过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李彦宏: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 即将迎来爆发点

“过去24个月,AI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发布两大赋能应用的AI技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和无代码工具”秒哒”。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闯关双十一:受伤的还是人类

或许大家还没意识到今天才是双十一。因为当双十一这天真来了,人们的感觉却是”双十一购物节”已经结束了。 步入”16岁”的双十一,从”光棍节”到”购物节”。在经历了奥数般的计算、复杂的玩法、到点蹲点抢红包等等规则后,今年的消费者显得格外疲倦。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NPU:真需求?假创新?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theregister,谢谢。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听说过神经处理单元(NPU),那么您一定错过了英特尔、AMD和高通一年的人工智能营销。 在过去的12个月中,这些专注于AI的处理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是时候重新认识To B圈的「双11」了

“双11″曾是一场商业与技术的伟力创造的”奇观”。但对于toB圈而言,只有当它造就的”奇观”成为寻常,下一个奇迹才会诞生。 11月11日,时针指向23点59分,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灯火通明。阿里云双11″作战指挥室”数据监控大屏上,销售额以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