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预测:软件市场格局将被重塑,未来需要的应用数量将远少于现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近日,比尔·盖茨在ReidHoffman主持的Possible播客中就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和教育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盖茨分享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特别是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时,盖茨展现出了难得的理性与务实,既指出了AI在药物研发、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客观分析了其在未来3-5年内的实际应用可能。
以下是这次对话的主要内容摘选精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来源丨AI科技大本营
主持人:Bill(比尔),我们已经认识一段时间了。我特别喜欢和朋友们做播客的一点是,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我真的能学到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这个三要素标准:会产生重大影响、能学到新东西、而且很有趣。在你做过的项目里,有哪些是符合这三要素的?
比尔·盖茨:在20岁之前,我有机会了解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我涉猎的范围特别广,甚至在哈佛旁听了很多我没选修的课。有趣的是,当我进入软件领域后,我反而必须压制自己想要广泛学习的天性,变得专注于单一领域。所以从20岁到35岁,我都没有继续跟进地质学的发展。直到了30岁以后,我才开始”偷偷地”看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尤其是再后来我不担任CEO之后(45岁左右)。
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现在的世界真是充满了有趣的话题。因为我认识一些可以帮我学习的人,再加上现在有这么多在线课程,所以我完全不用担心会搞不明白某件事情,因为总有人能帮我解惑。
主持人:说到这个,现在关于AI的一些公共讨论总是让我觉得挺有意思。比如说”AI会不会因为耗电太多而加速气候变化?”
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其实也可以用AI来应对气候问题。你能聊聊你对这方面的看法吗?
比尔·盖茨:额外的电力消耗确实存在,但实际上也就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这会稍微挑战我们做绿色核算的方式。我其实挺希望核裂变和核聚变技术能更快到来,因为目前这股AI后端算力的淘金热接下来大概要持续八年左右,而就算是核裂变,到2030年能对电力供应做出的贡献也是有限的。
不过,AI在解决科学问题上的价值可就太大了,比如说:怎么提高植物的产量?我们可以用它来模拟光合作用,模拟怎么改变植物基因让产量翻倍。这在提高光合效率方面是个突破性的进展。实际上,因为这项技术相当前沿,我们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主要的资助方。等我们证明它可行了,其他人自然会加入进来。
总的来说,AI在材料科学、生物学领域就是个超级加速器。所以想想看,在所有绿色产品中,你觉得哪个最难实现零成本差距?现在有了AI工具,它能如此有力地加速各种创新,就得重新评估这个难度了。
主持人:我最近也在想,虽然训练这些AI确实要很多电费,但只要我们获得了这种智能——毕竟我们创造的一切都是依靠智能——然后把它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气候变化领域,便肯定能产生某种倍增效应,在碳排放等其他方面都能省下很多。
比尔·盖茨:研究蛋白质和分子形状空间简直就是AI的完美应用场景。我们现在有数据库,在蛋白质数据库里有150,000个分子,我们都了解它们的形状。所以完全可以用这些数据来训练AI,让AI预测蛋白质形状,进而预测这些蛋白质中的可成药位点。这样一来,医学发现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其实在AI之前,已经有一家叫Schrodinger的公司在做这个了,但现在从事这个领域的人可能增加了20倍——而且进展更快,因为AI真的特别特别适合做这个。最终,AI不光是模拟形状这种基础的东西,还会模拟细胞、器官和整个生物体。即使是复杂的疾病发展过程,对我们人类来说想完全理解所有不同的过程也太难了。随着我们收集更多数据——数据才是真正的限制因素——AI模型会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神经系统疾病以外,在未来10到20年,医学领域很可能会有突破性进展,就连神经系统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我觉得都能解决。
主持人:AI的应用前景确实广阔。在公共卫生领域,除了前沿科技应用,AI是否也能在一些基础性工作中发挥作用?比如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或者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
比尔·盖茨:这让我想起微型计算机革命那会儿,当时我还年轻,总以为计算终究会变得免费。那么,个人有了免费的计算力会做什么呢?我和PaulAllen(保罗·艾伦,微软联合创始人)当时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软件是唯一的障碍。但那时候资历丰富的人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计算机的成本太高昂了,用来搞电子表格或者WordPress根本是浪费。
到现在,令人震撼的是,AI不仅能提升白领的工作能力。尽管目前机器人技术还局限在特定领域,但未来它必将让各行各业的蓝领工作既高效又低成本。比如说,我把一个朋友的核磁共振诊断报告交给ChatGPT,它就能解释得特别好,还能告诉你它是从哪儿找到这些资料的。它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帮手。如果你就是想知道肥料是什么,那维基百科就够用了。但要是你想知道暑假带个16岁孩子去意大利玩4天、预算4,000美元该怎么安排,这种具体的方案是网上搜不到的。而AI只要应用得当,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就能发挥出色的表现。我们在写诗、写演讲稿,或者是理解复杂材料、做内容总结这些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很大帮助。很多白领工作现在应该已经变得更有效率了,或者说质量更高了。
主持人:除了用各种方式推进全球医疗来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教育也是你和基金会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现在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接触到了AI,那在教育领域,AI有没有一些特别让人意想不到的应用,或者说其他方面的用途呢?
比尔·盖茨:说到这个,我得先承认一点。像我这样的技术迷,一直以来都在宣称技术对教育多么多么好,但说实话,对普通学生来说,网络学习的实际效果真的很有限。假如你是个学习积极性特别高的学生,能每天晚上花两小时在可汗学院(KhanAcademy)上学习,或者看YouTube上讲光合作用的视频,那确实就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提升自己——但实际情况是,美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到现在竟然没比100年前强多少。
不过现在AI不一样了,因为它特别会表达,还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对课堂教学有更大的期望,比如把课堂上的社交互动、师生交流和自主学习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举个例子,AI能实时纠正你读音的错误,做数学题时马上告诉你”这道题做错了”,而不是等你交了作业再骂一顿。这样就不会出现老师辛辛苦苦改了两天作业,还在那儿琢磨”这孩子是计算错了,还是压根儿就没理解概念啊?”这种情况了。AI能直接指出问题,比如”看,就是这里,你这两个负号处理得不对”,而且它真的知道你的解题思路出了问题。因为这些AI都懂得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用学生熟悉的东西来举例子。
主持人:你能跟我们多聊聊Newark(纽瓦克)的FirstAvenueElementarySchool的情况吗?我们都知道你很关注教育公平这个问题。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然后推广到更大范围呢?
比尔·盖茨:说实话,我很喜欢可汗学院,但它的主要受众依旧是那些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所以在过去大概八年时间里,学院一直在研究”怎么把AI引入课堂呢?怎么跟老师合作,让内容讲解更好呢?”现在,电脑和网络确实越来越普及了,疫情反而在这方面还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
有一次,OpenAI让Sal(SalmanKhan,可汗学院创始人)和我成为最早试用GPT-4早期版本的两个人。上面有很多好玩的功能,比如让它创作诗歌,其实都是Sal教我的。要不是他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还能让它用莎士比亚的风格写作。Sal在可汗学院投入了很多资源,得到了我们基金会和其他机构的支持,然后开发了KhanAmigo。
上个学年,他们在一些学校进行了试点,包括新泽西州Newark这所学校。我去那里看了看,跟老师和学生们见过面。在传统的那种一个班30个学生的模式下,如果遇到一个明显比其他同学学习快的孩子,往往很难照顾到他的需求。但有了KhanAmigo之后就不一样了。老师早上来到教室,不用收作业改作业,直接看看仪表板就行:”嗯,昨天晚上谁做了练习啊?他们用了多少提示?学到哪儿了?”老师可以直接在上面给反馈,家长也能连到这个系统上看看情况。甚至连写论文都变了,不用交纸质版本了,可以直接提交AI辅导的整个过程记录。这样老师就能直接问AI:”这个学生完成度怎么样?你觉得怎么帮他改进初稿比较好?语法或者逻辑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你觉得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人们应该对AI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比尔·盖茨:说真的,AI的发展太令人震惊了,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比如说,没人想到AI会先在白领工作上取得突破,而不是蓝领工作。在MaxTegmark的《Life3.0》这本书里,他画了一个象征能力发展的”山”,计算机做的简单工作就像是在山下,工业化工作都在山谷里,而诊断疾病、写法律文件、编程这些工作被认为是在山顶上。所以现在这个发展顺序(反过来了)确实让我们很意外。
不过,说到那种通用型的蓝领机器人,就是你可以直接告诉它:”去建筑工地帮忙”、”去餐厅工作”、”去酒店打扫房间”这样的机器人——即使一开始可能只是来家里帮忙一小时,不是全天候的——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内也很容易就能实现。
主持人:说到这个,我想到了你最初的愿景,就是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PC,上面的软件可以帮助人们工作和生活。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AI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最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将变成自然语言,比如说英语,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编程助手,不只是一台PC,而是一个真正的编程助手。回想到最早期的时候,你觉得这种变化会如何影响世界呢?
比尔·盖茨:要说数据处理的能力,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想想以前,你得找个IT人员写程序,得考虑页眉页脚啊,写报告,里面还得专门设计图片部分。说实话,现在回头看那些东西,简直老得让人想笑。
现在,你可以直接跟数据”对话”,而且对话的内容可以非常丰富。这意味着我们管理企业的能力会有质的飞跃,比如说发现运营瓶颈、适应各种变化,这些都会变得特别厉害,关键是不需要定制软件。
实际上,整个软件市场的格局都会改变。以后会需要多少应用程序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在往自己的应用里加AI,然后说:”看,我加了AI功能,所以得多收点钱。”但是实际上呢,你需要的应用数量其实应该大大减少。比如说一所大学,现在可能有排课系统、财务系统、学生服务系统,这些其实都应该整合成一个系统,把跟学生的所有互动都用一种更全面的方式管理起来。
推荐阅读
绿盟学习
走进晶科能源/走进特斯拉/走进小米汽车/走进TCL&IDEA/走进飞书/走进海信/走进松下/走进科大讯飞/走进蒙牛/走进广联达/走进杭州/走进苏宁/走进依文/走进酷特/走进麦当劳/走进用友/走进美的/走进深圳/走进侨福/走进新浪/走进新奥/走进阿里巴巴钉钉/走进德勤/走进亚信/走进诚品书店/走进携程/走进朗诗/走进宝马/走进CPE源峰/走进可口可乐/走进ABB/走进茅台……
理事互访
No.57小米汽车/No.56海信/No.55新奥/No.54中国科学院/No.53海丰/No.52视源/No.51长鑫存储/No.50科大讯飞/No.49用友/No.48正和岛/No.47玖龙纸业/No.46HTC/No.45美的/No.44泰康/No.43吉利/No.42蚂蚁金服/No.41中化集团/No.40苏宁/No.39链家/No.38德龙钢铁/No.37腾讯/No.36海底捞/No.35清华控股/No.34携程/No.33北极光/No.32小米科技/No.31中坤/No.30新希望/美特斯邦威/万达/阿里巴巴/龙湖/新浪/TCL/汇源/依文/均瑶/宽带资本/新东方/联想/远东控股/华谊兄弟/东软/鹰谷/复星/建业/蒙牛/中粮/海尔/招商银行/万科/……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AI科技大本营”。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欧美最顶尖的5家云厂商,都在押注什么?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改变商业 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股强劲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云服务行业,推动其步入前所未有的智能升级阶段。随着计算能力的飞跃与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AI技术在云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台积电表忠心的速度有点快

近期有消息称,美国已要求台积电从11月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运送常用于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的先进芯片,专门针对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此消息虽然没有官宣,不过据了解这条消息基本属实,目前国内公司如果想做高性能AI相关芯片,台积电大概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观·察 泡沫的形成是技术发展吸引投资的必要过程,而泡沫的破灭则可以促使社会和制度进行调整,为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陈永伟 图片来源:东方IC AI行业存在泡沫吗? 文/陈永伟 前几天,AI(人工智能)圈出了一件大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外媒:台积电停供大陆7纳米AI芯片

据路透社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要求从11日开始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AI芯片。这一出口限制措施主要针对用于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图形处理单元(GPU)的芯片。 报道称,美商务部的这封信函允许美国绕过相关规则制定过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李彦宏: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 即将迎来爆发点

“过去24个月,AI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发布两大赋能应用的AI技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和无代码工具”秒哒”。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闯关双十一:受伤的还是人类

或许大家还没意识到今天才是双十一。因为当双十一这天真来了,人们的感觉却是”双十一购物节”已经结束了。 步入”16岁”的双十一,从”光棍节”到”购物节”。在经历了奥数般的计算、复杂的玩法、到点蹲点抢红包等等规则后,今年的消费者显得格外疲倦。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NPU:真需求?假创新?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theregister,谢谢。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听说过神经处理单元(NPU),那么您一定错过了英特尔、AMD和高通一年的人工智能营销。 在过去的12个月中,这些专注于AI的处理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是时候重新认识To B圈的「双11」了

“双11″曾是一场商业与技术的伟力创造的”奇观”。但对于toB圈而言,只有当它造就的”奇观”成为寻常,下一个奇迹才会诞生。 11月11日,时针指向23点59分,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灯火通明。阿里云双11″作战指挥室”数据监控大屏上,销售额以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